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

27.04.2014  16:27

中新社南京4月27日电 (记者 申冉)4月27日,阴雨中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了一位非同寻常的凭吊者——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陛下。

10时许,玛格丽特二世女王和王夫亨里克亲王一行缓缓步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烛光点点,哀乐低徊。

在纪念馆走廊的墙壁上,一幅幅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当年救助中国难民的珍贵照片,仿佛又把人们带回了那个黑暗而血腥的年代。

女王驻足审视着那些铭记着历史的照片。“辛德贝格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也是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向女王介绍了辛德贝格在南京救助中国难民的历史。

1937年12月到1938年3月,26岁的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面对日军的疯狂大屠杀,他没有退缩,而是利用外国人的身份,庇护了约2万名中国难民。他还用照片和信件记录了当时的日军战争犯罪事实,向国际社会传播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看着那些微微泛黄的历史照片,女王神色凝重,沉思良久。女王抵南京时表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录了77年前在这个美丽城市发生的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纪念他,不但要回顾过去,还要面向未来。

走廊外,纪念馆工作人员弹着钢琴,唱着《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

2004年12月17日,辛德贝格的故乡奥胡斯市将当地的一种黄玫瑰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丹麦驻华大使馆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赠送了这种玫瑰。

今天,和平广场里盛开着这样的黄玫瑰。女王在黄玫瑰前驻足欣赏,若有所思。

女王在这里邂逅了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苏国宝。今年87岁的苏国宝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女王,日军南京大屠杀时,自己只有10岁。包括他和家人在内的很多难民住在辛德贝格参与建立的难民营中。辛德贝格亲手交给他一块大洋,还有一些大米,全家得以存活。如今,老人与辛德贝格的亲属还时常往来。

这个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感谢辛德贝格!感谢丹麦!”苏国宝说。

女王和王夫还在和平广场为和平树培土浇水,并亲手插上一支黄玫瑰,象征着中丹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