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陷危机 四川排球拉响警报

15.12.2014  23:4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周承斌)四川女排因人才资源干涸,已快濒临灭绝之境了。14日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主管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的四川省技术运动学院副院长周建安,不无忧虑地表示:四川女排正陷入保级战,我们在为女排能否保级担心的同时,更为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担忧。

成绩 有外援也难尝胜果

四川男女排球目前都处于一个历史的低谷时期。在男排情况稍好,提前2轮进入联赛前八,可女排则在苦苦挣扎,13日在联赛第二阶段才取得首胜,由于深层危机毕露,她们的前景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

全国排球联赛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四川女排请来两大外援坐镇,但最终一场未胜,10战10败也是历史最差成绩,第二阶段是保级战。尽管四川女排在首战以3∶1击败广东,但周建安说,“他们比我们还不如,此战之胜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四川女排的窘况。”现在,四川排球需要考虑的已不仅是本赛季女排的成绩问题,而是“今后该怎么办?

由于诸多困难,国内已有多个地方排球队解散,四川女排将何去何从?是否会沿着四川男足的轨迹,逐渐退出国内顶尖职业赛的舞台成了四川排球人的焦虑。

尴尬 竟然无人竞聘主帅

四川女排有着光辉历史,诞生过张蓉芳、朱玲等国字号名将,也许是在明年或后年,这支曾光芒四射的球队就将退出国内顶尖职业联赛,绝非杞人忧天。

周建安说,由于人才来源干涸,职业联赛的魅力降低,好苗子越来越难选,排球的路必将越走越窄。他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

2013年,当男排一队、二队主帅,女排二队主帅分别敲定后,四川女排一队主帅竞聘时,竟然无人接招。原因是这支球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痛苦时代,全队队员仅8人,凑不齐中国排球联赛所规定的不少于10人的参赛阵容。最终,是把青年队主教练叶文强制征调到了女排一队任主帅。

尽管解了一时之急,可翻看本赛季川女排名单,不难发现,球队的20名队员,其中,外援2名,另有5名队员是去年底从青年队征调,有7人是今年从二线队拔苗助长选拔的,余下的6名队员才是球队去年的主力班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四川女排球队后备人才大量空缺?对此问题,周建安坦陈,“现在的职业联赛,已经不像当年我们打球时那样火爆,魅力十足了,很多家长一听我们邀请他娃娃来当职业队员,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立马就拒绝了。

周建安说,今年省运会,发现几个娃娃还不错,15、16岁,身高就已1米8多,如果打排球应该很有潜力。可我们找到家长征求意见,家长们都说,“娃娃业余时间打打球没问题,以后嘛,还是希望她能去考名牌大学。

危机 才仅仅是个开始

排球圈内曾有这样的说法:“80年代看湖北,90年代看四川,2000年看上海。”但现在这一说法都成了过去式。周建安介绍说,“曾经全国有30多支高水平专业队,而现在,这个数字是不到10支,缩水严重。

女排的环境恶化,绝不仅是四川。目前,包括80年代红极一时的湖北队,以及现在正苦苦挣扎的云南队,都是排球环境变化的受害者。据说,一旦在未来几年内不出成绩,云南排球也将面临解散。

中国赛事运动,目前有两个体系:以中学、大学为主的教育体系以及以体育总局为主的职业赛事体系。

遗憾的是,这两大体系的赛事,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金字塔式,甚至还有一定的交流障碍。像四川,当一个地区的教育体系不能为最顶级的职业赛事提供人才来源和支撑时,人才资源的干涸就成为一种必然。此外,由于排球职业赛事的运行和推广,没有跟上社会的步伐,联赛体系魅力下降,职业运动员的“出口”和就业缺乏前景,更加重了人才流动的恶性循环。

也许四川女排的遭遇,已超出了这个运动项目的范畴,中国教育体系和职业赛事体系相互间的阻碍不除,职业运动员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危机会始终随影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