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芳艳:做快乐教育的守望者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0日电 (杨勇 吕婕)“孩子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可以帮助别人的人最幸福”“能够获得别人认可的人最幸福”“热爱生活的人最幸福”……5月10日,2022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德阳巴川中学高级教师陈芳艳在提问学生的同时,也在叩问自己的内心“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陈芳艳介绍学生的手工作品。 吕婕 摄“师范毕业后,我做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一路走来,从村小到乡小,从中江到德阳,再从德阳到广汉;从语文老师到牵头教研工作,再到给学校做课程设计。不知不觉,我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陈芳艳细细回想了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答案渐渐清晰,“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陈芳艳认为,教师的价值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多是育人。“我带的班有一个特点,即使学生语文成绩不那么好,但是他们都很热爱作文,热爱生活。”陈芳艳回忆,她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语文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但却很热爱写作。这位学生读高中后回母校看望陈芳艳,他说:“陈老师,虽然我成绩不咋好,但是我没有给你丢脸,现在我已经在网上发布连载小说了!”
听到这位学生的话,陈芳艳觉得非常欣慰,也更加确定自己的方向是对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人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热爱生活吗?”
德阳巴川中学开设烹饪课。 吕婕 摄就教书而言,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想讲好一门课程,仅靠一两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一直以来,陈芳艳主动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努力提升理论素养。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为更好的教学实践做好准备。“正是因为有这样疯狂专研学习的精神,才让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幅提高。”陈芳艳说。
从2011年开始,陈芳艳开始了“传帮带”工作,除了在所在学校点对点带老师以外,还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德阳市等地执教了十余次示范课,培养了一大批新入职的老师。
陈芳艳说,在阿坝州上示范课时,她有一场非常震撼的经历。“阿坝州的老师基本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不会说普通话。当我用普通话做完讲座后,礼堂里的300位老师全体起立给我们鼓掌,还向我们鞠躬。”陈芳艳回忆,讲座结束后,几位老师上前拉着她说明了他们的困境:阿坝州用的是藏汉语教材,小学阶段有12本,但没有配套录音。当地老师普通话水平有限,希望能有老师给这一整套教材录音。
回到德阳后的陈芳艳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每天把自己关在寝室里,用手机给这12本教材录制音频。两年以后,当陈芳艳的同事再去阿坝州支教时,当地的老师拉着他们的手说:“请你们代为转达我们对陈老师的谢意,她录制的音频帮助了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我们是真心感谢她!”听到这个消息的陈芳艳非常开心,不是因为自己崇高或伟大,而是觉得自己的实际行动不但帮助了身边的人,还帮助了遥远的民族地区的孩子和老师们。
陈芳艳获得的荣誉。 吕婕 摄来到德阳巴川中学任教后,她开始构建巴川中学的校本课程。“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但有高分,还有高素质、高能力,有不被困难打倒的勇气,有足够的耐挫能力,有对财富的认知和掌控能力,还希望他们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陈芳艳说,基于此,她带领老师开始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包括情商、财商、自理、流畅表达、礼仪等校本课程,希望能够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小学开办两年以来,家长对学校校本课程的认可度很高,孩子们也从中受益。
“陈芳艳同志开设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她主编的自理校本读物,更是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学会做30道家常菜,并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生活技能,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2022年版)》要求五六年级学生要学会2-3道家常菜,我们学校的学生可以说是超额达标了,待今年9月我们高中开学后,我们计划将制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系统的劳动教育培养计划。”德阳巴川中学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蒋扬勇说,这些都是陈芳艳潜心教育、工匠精神的体现,获得了家长、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也引领了全体教职员工成长、成功。
从教22年来,陈芳艳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校无私奉献,对同事热心帮助,对学生呵护备至,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与好评,也实现了自我价值。陈芳艳先后获得“德阳市语文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四川省群文阅读赛课”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国、省、市一等奖,并荣获“德阳市学科带头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等200多项荣誉。(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