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不忘初心谋发展 砥砺奋进创一流——西南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发展纪实

19.09.2022  10:31

编者按:今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岁月流转,70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盛事如约。七十载铸就辉煌,风雨兼程,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新时代共创未来,踔厉奋发,拼搏创新豪情满怀!

回首70年,眺望来时路,我们将认真梳理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精神,增强办学信心,汇聚办学力量,明确办学方向,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向着西南科大百年梦,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七秩芳华”栏目将邀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立足建校70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重要历史事件、突出贡献人物和个人感悟感想,抒怀椽笔,乘兴挥毫,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今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也是学校开办本科专业第45个年头。一路风雨,一路征程。学校本科专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学科到多科性发展,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在不断进取中实现了华丽的蝶变。

服务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多科性大学专业格局

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建设。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学校自身实际,按照传统专业“整合资源、改造内涵、拓宽面向”,特色专业“重点建设、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新办专业“加强建设、保证质量、提高水平”的建设思路,扎实进行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完善了专业体系。

1978年至1993年,学校构建服务建材行业的专业体系,设有6个本科专业(另有7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建材行业需要的机、电、矿、材培养人才。1993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改变教育管理体制并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学校将专业结构调整为既突出建材特色,又适应地方及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全方位、宽专业体系。1995年和1996年,学校先后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签署联合开办本科专业协议,为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与生源水平提升拓宽了渠道。到2000年,西南工学院已将专业体系调增至涵盖理、工、经、法、文5大学科门类共34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理兼有、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兼顾区域和行业特色的专业体系。

2000年8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学校组建后的20余年里,学校以国家、四川经济发展和绵阳科技城建设为导向,加强基础学科、发展优势学科、扶持新兴学科、重视交叉学科、兴办文科专业,先后新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设计、生物医学工程、汉语言文学、应用心理学等30余个理工科和文科专业;抢抓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机遇,2002年开始进行本科层次的网络教育;充分发挥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优势,成立国防科技学院,新增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核能相关专业;根据国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2003年,学校与长虹电子集团合作举办独立学院——长虹信息学院,共有4个专业招收本科学生178人,后因国家政策调整停止招生。

学校紧跟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落实上级部署,新增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物联网工程、功能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等新兴产业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主动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推进“四新”建设,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实施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先后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撤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停招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如今本科教育涵盖9大学科门类83个本科专业,构建了适应新时代、服务新产业、新经济的一流本科专业体系。

强化质量内涵发展,形成一流人才培养能力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与层次的系列改革与科学有序的推进。

以评促建, 顺利通过 本科教学 及专业认证 评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更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持续整改,1997年至今,国家教育评估专家多次进校,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及本科专业进行考察评估与专业认证。专家组充分肯定学校所取得的办学成绩和形成的办学特色,对学校本科专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学校以专家意见建议为线索,持续改进本科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全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专业建设质量。

此外,学校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各个环节中,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截至目前,学校共9个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认证(评估),标志着这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达到国际等效的工程教育标准及要求,是我校教育教学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学校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打开了新的局面,有力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影响力。

深化改革,培养卓越人才。 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紧跟国家教育攀登进程,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前共建成卓越计划专业国家级7个,省级11个。每年组建卓越班18个,在班人数3000余人,成为学校挖掘学生的科技创新潜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

夯实 基础 ,打造特色专业 2002年,学校实施“8111品牌计划”,重点建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2个本科专业。2007年将“8111品牌计划”提升为“特色专业”等6大计划,并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专业建设成为四川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加快高素质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建设 应用示范专业 2019年,学校围绕四川省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发展要求,主动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需要,推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体制改革,为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申请设立电子商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注重实效,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根据上级精神要求,“卓越人才计划”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等要在专业思政建设方面开拓创新,发挥示范引领用。学校印发《西南科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法学”2个专业获批省级立项,此外,学校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34 项,获批省级项目29项,示范课程覆盖全校81个专业。“课程-团队-专业”的建设模式,实现了课程思政从“单课堂设计”到“全专业构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瞄准方向,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2018年4月,学校制定《西南科技大学双一流实施方案》,紧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步伐,坚持以“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为驱动,以“育一流人才、聚一流师资、建一流学科、产一流成果、抓一流管理”为建设目标,奋力推进学校高水平建设。2019年,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形成“5431”特点,即: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培养,促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全面满足国标、专业认证和行业“三类标准”,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19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色更加鲜明。

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育人特色凸显

学校以破解制约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产学研合作办学。 20世纪90年代,学校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开办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重点本科专业。学校负责公共和基础课程,“中心”负责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与设计,共同培养“中心”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1996年10月,学院与长虹签订了合作共建“电子工程”专业、联合培养家电工程师的协议。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中突出产品原理分析、维修基础和维修实践课程,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对产品营销维修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能完成家电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训练。联合办学实践受到中央领导、国家教委、国家建材局、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1994年,四川省政府就把这一改革称作省内办学体制改革的三种形式之一,即“西南工学院模式”。国家建材局也作为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报告,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当年教育大会上对学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赞誉了“西南工学院模式”。学校办学2项成果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跨文化联合校园培养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地域社会,了解不同思维模式,感受不同校园的文化,拓宽视野。自2008年,学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了本科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在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专业选派了首批学生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2+2”模式学习。2009年后扩展到8个专业。2009年,学校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并选拔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到南京工业大学进行“2+1+1”模式学习。在外派学生学习同时,学校也参加国家援疆工作,在2011年起接收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到我校学习,联合培养。自2005年起,学校每年有近50名学生到美国、欧洲、拉丁美洲、日本、韩国、台湾等高等学校联合培养和课程交流学习,包括GEP项目。“跨文化联合校园培养计划”,成功探索了多种双向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了优质资源代际传递。学校此类相关办学探索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学校充分发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优势,瞄准国家国防建设需求,在军民结合的基础上,开启了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探索。通过“学科共建、人才互聘、平台共用、协同创新、文化共融”构建了多主体参与人才全过程培养的多维全链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学校与多家董事单位协同建成5个本科专业、1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和1个国防特色基础学科。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践育人基地,搭建校外实习基地群;邀请国防军工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军地联动,共商培养方案;利用人才共享机制,建立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了包括22位院士在内的300多名特聘教授;以军工成果推动教学改革,以军工项目带动了军民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质量赞誉度高;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培养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该单位中坚力量,10余人已获上校军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硕士、博士成为各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

大类培养。2014年,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2016年,重修培养方案,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三维课程平台,满足学生通识、专业和多元培养的需要。促进相近学科专业间的融合,拓宽专业口径,科学重组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在44个专业实行大类培养。2019年,学校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基础稳、专业强、素质高”的大类培养体系。专业大类采用“1+3”(五年制1.5+3.5)两阶段培养模式。大类培养阶段实施统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专业培养阶段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各专业个性化培养方案。全校按18个专业类(含46个专业)和31个专业制定培养方案。

创新型素质人才培养 学校突出产学研合作办学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需求,提出“培养规格突出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突出创新教育、实践环节突出行业协同、素质教育突出个性成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着力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教协同、产教协同、校内协同、校际协同”,聚焦培养“科学研究型、工程应用型、技能多元型、国际外向型”四类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显著。2015 年 8 月 6 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度报道。

近45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本科专业达83个。面向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行业产业经济急需,建设了地质矿产勘查等建材产业链和生产要素传统核心专业6个、军民融合专业11个、服务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专业30个,形成了“服务建材行业、服务区域军民融合、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谱系。各级一流专业、示范专业、卓越计划专业、工程认证专业等优质特色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44%。

70年风雨兼程,70年艰苦创业。走过70年的西南科技大学,留下了多少西南科人的辛劳汗水,承载了无数西南科人的光荣梦想;龙山长青,留下了每一位西南科人的青春风采和动人故事;龙溪有情,忘不了每位西南科人为学校做出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功绩。立足新发展阶段,西南科技大学新时代人才培养承担新使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高等教育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将打好打赢人才培养的“结构优化攻坚战”“模式创新攻坚战”“学习技术攻坚战”和“质量体系攻坚战”,构建“本硕博覆盖,优势突出,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教学体系,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和国家科技城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丽明 编辑)(教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