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先进制造强省
□王芳 卢阳春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总量从全国第8位上升为第6位,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不协调、创新动力不足、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也是破解四川经济发展瓶颈、实现“两个跨越”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坚持统筹谋划,高端引领,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推进高端产业、迈向产业高端。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以试点示范为载体,以重点区域尤其是重点园区为支撑,优化产业布局,加速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联动互促、竞相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高端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目前四川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部分产业和技术在国际、国内优势明显,我们还要紧盯国际国内重大技术前沿和需求趋势,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消费需求倒逼产品升级、迈向产业高端的发展态势。
坚持重点突破,创新驱动,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开辟先进制造业发展新路径。进入新时代,必须一如既往抓好领军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在建立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以及重点项目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突出作用,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推动、产业链集群集聚的构建先进制造强省之路。长期以来,创新一直是制约四川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新的极端重要性,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环境和条件,畅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相互衔接。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先进制造业发展新空间。加快推动对外开放合作进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人才,同时推动四川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快打造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重要开放合作支点,推进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青白江铁路口岸等开放口岸建设,有效利用“蓉欧快铁”“中亚班列”国际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为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试点示范,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燃机、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农机装备、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试点示范。一是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示范,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为推动四川制造由大变强提供战略支撑。二是推进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示范应用,促进四川制造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装备制造创新研制和产业化推广专项计划,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开展示范应用,逐步提高高端装备制造比重,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巩固四川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地位。三是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四川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试点并推广“互联网+协同制造”模式,鼓励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实现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四是开展工业“四基”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四川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重大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四基”产品试点示范和工业“四基”示范工程,提升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四基”产品保障能力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四川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工程,推动四川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六是实施产品强质工程,开展质量品牌试点示范,提升四川制造质量水平。七是深化军民融合示范工程,提升四川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