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四川人也曾提取出青蒿素

07.10.2015  12:28

  

  

  四川人罗泽渊,和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在申报具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时,罗泽渊的名字被写在屠呦呦后面。

  曾力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在公开场合也曾说:“青蒿素的发明是一个接力棒式的过程:屠呦呦第一个发现了青蒿提取物有效;罗泽渊第一个从菊科黄花蒿里头拿到了抗疟单体;李国桥第一个临床验证青蒿素有效。

  2011年结果公布时,罗泽渊和另一申报人李国桥落选。屠呦呦成为拉斯克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敲开了通向诺贝尔奖的大门。直至10月5日拿到该奖。

  不管在获得拉斯克奖还是诺奖后,屠呦呦都提到,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而未能和屠呦呦一起获奖,罗泽渊也没感到遗憾。在10月5日晚接到六七个安慰电话后,她反倒宽慰丈夫说,“能和大伙一起投入到青蒿素研制中,看到那么多人受益,就已经很知足、很幸福了。

    偶然发现:

   从大头黄花蒿提取抗疟单体

  

  罗泽渊今年77岁,成都人,退休后住在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家属院里。提取到抗疟单体那会,她35岁,还在云南药物研究所工作。

  1979年,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给“抗疟新药——青蒿素”颁奖时,“发明者”下面写了六个单位,第三个是罗泽渊所在的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第一个是屠呦呦所在的单位。

  青蒿素的研发源自代号为523的项目。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在所著《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中,提到了屠呦呦和罗泽渊的贡献。

  在讲到罗泽渊时,张剑方提到了她及所在团队对黄(青)蒿素结晶的较早提取、对提取方法的创新研究及对青蒿种植基地的发掘。

  “能够较早提取青蒿素结晶,有很多巧合。”5日晚,提到“结晶”,罗泽渊嘴角微微上扬,平静中有着自豪。

  1972年底,昆明地区523办公室主任在参观了当时屠呦呦所在的北京中药所后,向罗泽渊当时所在的云南省药物所建议,从菊科蒿属的近缘植物中筛选抗疟物质。

  当时,云药所没人愿意接这活,罗泽渊便接了下来。罗泽渊回忆,那时候劲头很足,把单位附近、昆明附近的蒿属植物都一一找来做实验。

  1973年春节,罗泽渊到云南大学探访朋友,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一尺多高、气味很浓的蒿属植物,朋友说俗称苦蒿,当即采了很多,带回所里晒干提取。

  罗泽渊的专业是天然药物化学,丈夫黄衡的专业是药理,俩人同在云药所上班,正好可以搭配工作。罗泽渊把苦蒿不同溶剂提取物提供黄衡进行对鼠疟的药效学过筛,很快发现该植物的乙醚提取物有100%的抗鼠疟活性,进而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的数个单体化合物送交过筛,并发现编号为苦蒿结晶Ⅲ的化合物使在满天星似的原虫感染血片中,疟原虫荡然无存了。后经大、小动物的毒性试验,未发现对动物的心、肝、肾有明显伤害。两人激动了,“这不是偶然,我们真的找到有效抗疟成分了”。

  经过一年的样品积累和基础研究,1974年在全国523办公室领导的安排下,由正好在云南疫区调查研究的广州中医学院的李国桥小组在云南开展黄蒿素抗疟临床试验。结果出人意料地好,药效几乎“立竿见影”:恶性疟疾病人服药6小时后,疟原虫开始减少,16小时后,90%疟原虫被杀灭,20小时杀灭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