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整存贷款口径 分析称有利货币政策传导

15.01.2015  21:42
核心提示: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月15日透露,央行下发文件《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口径的通知》,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口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月15日透露,央行下发文件《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口径的通知》,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口径。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腾讯财经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发展,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同业资产和负债在整个资产和负债结构中的占比快速上升,对货币政策传导和流动性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口径调整是央行推出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后又一制度创新,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截至发稿,腾讯财经暂未能从商业银行处确认到文件已下发的消息。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通知》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类统计。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纳入“各项贷款”口径。客户保证金以往不计入各项存款,但按目前的口径,计入“各项存款”。再比如,商业银行借给金融租赁公司,原来不计入贷款,但按照新口径要计入“各项贷款”。

关于存贷款口径调整的传闻已久,近期较为确切的消息为2014年12月末,央行下发的《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387号文”)曝光。

腾讯财经看到的“387号文”显示,央行将自2015年起对存款口径进行调整,将部分原在同业往来项下统计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具体来看,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存款有: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

相比“387号文”,央行本次下发的正式通知的一大不同点在于,除同业存款外,对应的同业贷款也纳入了口径调整的范围。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存贷款统计口径的调整能否真正缓解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压力,还需作为银行存贷比指标监管部门的银监会进一步确认。

温彬表示,将同业负债纳入一般存款被解读为可以降低贷存比,利好商业银行经营,但若同业货款纳入各项存款,并被计入贷存比中的分子项,那么对银行货存比改善有限,而且这需要银监会最终确认。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金融同业部人士的观点则更加乐观。他认为,如果银监会跟进确认最新口径,对存款、贷款统计范围同时调整,就意味着存贷比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尽管这比不上只调整分子产生的效果明显,但综合来看,对存贷比压力的缓解效应还将是偏正面的。

据某大行金融市场  业务中心年初对387号文的分析,存贷款口径的调整将是影响2015年流动性格局的一件大事。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割裂,是近年来影响中国流动性格局的一个重要问题,资金无法正常流通,导致利率传导机制不畅,使两个市场经常出现背离,而387号文开辟了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新通道。

中国证券网的报道还提到,盛松成在上午的通气会上表示,做出以上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个人和企业给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其性质是一样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给个人和企业的贷款,与存款类金融机构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实际上性质是一样的。

2、保证统计口径的准确性。近年,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已成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的重要来源。在2011年10月份时,我们就已经对M2进行了修正,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已经放到M2当中了。

3、提高货币政策时效性。口径调整前,存款和贷款变化有时比较快。比如前段时间,储蓄存款减少了,但同时客户保证金增加了,但实际上这部分资金还是在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