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网络支付转账限额问题还需征求公众意见

25.03.2014  10:03

昨日公开回应网络支付转账限额等互联网金融监管热点

线下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被暂停,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限制转账额度———近来,对互联网金融的频频出手,将央行抛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昨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热点话题接受采访时表示,暂停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而网络支付管理办法目前只是在小范围讨论中,还将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如果消费者认为不合理还要作相应修正。央行强调,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

关于二维码支付

央行: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二维码在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总体上有关技术、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近年来,国内已陆续发生了许多关于二维码支付的风险案件,客户因为扫描二维码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全面推广二维码支付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难以想像。

关于虚拟信用卡

央行:存较大的冒名办卡风险

而“虚拟信用卡”的发卡流程全程网络化,突破了现有发卡面签审核等基本管理要求,对反洗钱法律制度和账户实名制度产生较大冲击。同时,由于办卡流程无法有效确认客户本人办卡意愿,在目前个人身份信息非法买卖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冒名办卡风险,极易发生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此外,“虚拟信用卡”发行与实体信用卡发行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必然引发发卡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央行称,对上述两项业务只是暂停,不是终止。人民银行将会同包括上述有关支付机构在内的各方从技术安全、消费者保护、反洗钱、金融实名制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开办相关业务。

关于第三方支付

央行:限额问题还需征求公众意见

近日,部分支付机构收到了《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大的关注点是,对网络支付转账进行了额度限制。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上流传的征求意见稿是央行和一些支付机构之间进行“点对点”沟通的新近工作底稿。这个办法的重心不在具体额度上,而是在业务及流程的各项风险控制上,目前仅处于在央行职能司局与机构小范围讨论的阶段。文内所提出的限额标准仅是综合考虑近年来主要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笔均交易以及反洗钱要求等提出的初步意见。对《征求意见稿》涉及的重大问题,还需征求公众意见。如果消费者认为账户功能和具体额度不合理,还要作相应的修正。

关于互联网金融

央行:鼓励创新,监管遵循五原则

央行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人民银行一直重视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各种创新,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是并行不悖的。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应给予积极支持。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属性和金融风险属性,鼓励创新就要包容失误,但要把失误可能引发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可承受的范围内。

该负责人称,对互联网金融将遵循五大原则,予以适度监管,包括: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合理把握创新的界限和力度;应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允许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终止服务而仍按原约定期限利率计息或收费标准收费等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要处理好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关系。

成都商报记者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