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批评财政部不积极遭回怼不专业 你支持谁?

19.07.2018  21:21

  原标题:央行批评财政部不积极,财政部回怼央行不专业,你支持谁?

  这很重要。

  央行和财政部公开互相“伤害”,并不常见。

  事情是这样的:

  近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够积极,一来减税政策尚未落到实处,二来金融去杠杆下财政赤字率不升反降,三来国有金融机构资本需要财政资金充实。

  作为反击,财政部匿名“青尺”回应:第一,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第二,当年财政注资银行,后来财政对商业银行股改的支持都是毋庸置疑的;第三,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共谋”或“从犯”的角色。

  综上来看,双方交锋聚焦在三个点: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财政政策够积极吗?

央行认为,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部门正在去杠杆,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稳健中性的。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财政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年预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与去年3%的水平相比是紧缩的。

 

财政部反驳,简单地用赤字率衡量积极财政政策,是不够严谨的。……虽然官方赤字口径未发生变化,但财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已经统筹考虑多种渠道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此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简单等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2017年财政赤字规模2.38万亿元,今年预算也是2.38万亿元,因此整体并无扩张。十九大报告给投资做了一个新的定位,要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虽说财政“以适当的加杠杆服务于全局的去杠杆”有可讨论的空间,但简单地指望财政部门通过提高赤字率、增发债务配合货币部门去杠杆,却忽视最关键的结构优化问题和地方政府、企业主体的预算约束问题,视角失于偏狭。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吴庆指出,财政政策是否积极不能单纯看赤字率,还要看地方政府的债务。从今年执行的情况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说明财政面临高杠杆风险支出减少。财政政策已经用到了极限,货币政策也不容易,双方互相指责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谁是高杠杆的推手?

 

央行认为,金融乱象实际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和整个体制机制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杠杆是被动加起来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规模扩张、杠杆率攀升的结果。在没有理清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财政与金融的边界之前,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一推了之,对化解风险本身没有帮助。

 

财政部反驳,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者“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另一种倾向,站在金融机构的立场上,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借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对不该担保或救助的隐性债务提供保护。

  贾康认为,在中国的体制条件下,除了国债的借用必然成为货币、财政两大政策的“结合部”,地方政府债务和投融资平台,也是前些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交汇点之一。在地方层面这一交集区,各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可能存在某种诉求与利益的共谋关系的。

  吴庆也表示,“一个巴掌拍不响”,过去经验表明,国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打交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要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还要建立制度安排,不再发生新的、不负责的加杠杆行为。

  国有金融机构谁来出资?

央行认为,从金融业的角度看,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真实的,有的是自己为自己注资,有的注资早已消耗殆尽。之前的历次注资,财政并没有真正掏钱,“特别国债”实际上是在央行的帮助下政府发债银行买、银行自己为自己注资,没有真正增强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

 

财政部反驳,当年财政注资银行,就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重要体现,后来财政对于商业银行股改的支持也是毋庸置疑的。从一直存续的特别国债及付息,到后来银行不良资产转为优质债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和权益,最后承担人是全体纳税人,岂能转身一笔勾销变成靠银行自己和央行“帮助”呢?

  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国有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怎么办?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地方政府授权地方财政部门履行地方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

  吴庆认为,央行和财政部“互怼”,已经超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框架,不是两个部门能够解决的,必须寄希望于动用别的手段。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出资方,可以是民资也可以是外资,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开放和市场化的手段解决。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分析,就是论事,就目前经济状况,央行不愿意放水也不能再放水,财政部不愿意出钱也出不了钱。最后还需要领导统筹把握,但这已经反映了部委层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态度。

  央行和财政部“互怼”,你支持谁?

责任编辑:张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