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央行与财政部专家争鸣 有莫大公共价值
原标题:央行与财政部专家争鸣,有莫大公共价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如果此类“不多见”的讨论成为常态,将助力于中国逐步形成公共决策和执行的多方参与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日前从财政积极性、对国有金融机构资本金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债务整顿等方面分析指出,当前财政政策不够积极。而后,一位署名“青尺”并供职于财政系统的作者在财新网发表了“财政政策为谁积极?如何积极?”的文章,对徐忠提到的问题进行了反驳。
此次双方争论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没有赤字增加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吗?二、财政注资金融机构是虚假的吗?三、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受害者吗?
这三个议题,关系到对于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关系的认知、财政资金投入方向与效率,以及解决地方债中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必须规避的风险,可谓是当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这次不同专家参与的论战,无论观点立场如何,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众更深入了解当下财政资金使用体系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问题。
央行与财政部专家的讨论,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因素。正如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之前所表示的,在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中,央行和财政部门建立了一种相互分工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关系,在财政资金的收支中执行不同的角色。更通俗地说,财政是国库的会计,政府的会计,而人民银行则是政府的出纳。
而去年7月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披露的消息里,已经说明了金融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包括其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其办公室放在人民银行,这些都表明央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更稳健还是更积极,我无意站队讨论中的任何一方,而更为关注此类讨论的公共价值所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协调、政府财政支出、市场流动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围绕两大议题的讨论都是必要的,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开放性本质,也即之前社会各界所共识的公共政策“开门决策”,通过关心此议题的不同人士参与,贡献各自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形成公共政策在汲取外部智慧上的广度和深度。
此次财政部与央行专家的开放性讨论,意义还不仅于此。以往,大家更关注民间与政府共商重大决策,但少有聚焦政府内部不同部门机构、尤其是核心部门专家人士的互动甚至观点交锋。
相比普通民众,此类人士往往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此类讨论可不是所谓的“掐架”,而是随着讨论展开,诸多内部信息的对外披露,打破长期以来民众与重要政策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业界有一句话,没有金融的多样性就没有现在的金融体系,将此引申到货币和财政政策领域,没有政策参与的多样性,就难以形成足够完善的货币和财政决策体系。
当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数增加,货币和财政政策加速还是减速,决策者也需要获得各方政策参与讨论的外在支持。
在过往的文化层面,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对于公共决策信息透明度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此类“不多见”的讨论成为常态,将助力于中国逐步形成公共决策和执行的多方参与机制,这恐怕也是有识之士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远山(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