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夫妻的电商创业路 新经济的践行者

30.09.2014  20:52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新华网四川频道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报道“年代人物话变迁”,围绕百姓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切身感受,采访一批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的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普通人,记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印记变化,从衣食住行用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变迁,折射社会变化、民族命运、时代进步。

年代人物话变迁”系列报道之三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30日电(杨清明 邓俊宁)1987年的成都男孩苏峰,和出生在河南开封的87年女孩冯雪,看似怎么也没有交集,却因服装电商在广州邂逅,这一遇改写了双方的人生。如今苏峰和冯雪已成为一对才貌双全的夫妻,他们一心创办的品牌服装店生意也蒸蒸日上。

     童年的记忆: 筒子楼 红瓦房 老城墙

    老成都有句话:北门出工人,南门出富人,西门出贵人,东门出穷人。出生在成都北门的苏峰,童年时住在工人巷,一套红瓦房就是他的家,“当时工人巷最高大上的建筑就是街口的一排筒子楼”至今回忆起,苏峰仍流露羡慕眼光。

    “那时候小孩子玩具不多,记得我的第一个玩具是爸爸送的变形金刚,非常珍贵。”苏峰甜蜜地回忆道,“平时都是跟邻居的小孩玩弹珠和挖沙坑。”90年代末,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人们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但爸爸当时是骑摩托车接我上下学”苏峰幸福地表示。

    河南开封的冯雪的童年跟苏峰很相似。小时候她并没多少玩具,只是喜欢跟朋友跳皮筋和踢毽子。家乡街道上跑的最好的车是普桑,交通工具依靠旧式的公交车,直到她读初中才出现出租车。“开封是古城,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城外外婆家经过的那段老城墙,它承载了我儿时好多的梦想”冯雪追忆道。

     浪漫邂逅广州 携手经营电商

    2009年苏峰大学毕业,跟着亲戚到广州打理服装批发的生意。冯雪也在毕业后南下广州寻找工作。当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日渐高涨,苏峰认为:开网店所需要的成本低,产品选择范围非常广,加之顾客足不出户便能轻松在网上购物的理念很前卫。于是,他在的第一家淘宝店在2010年诞生了,随着电商的发展,苏峰也在创业的头年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冯雪跟很多女生一样,喜欢购物。大学期间她首次接触到淘宝,几次在网上消费过后发现电商能给顾客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渐渐地冯雪开始喜欢上了电子商务。她同样也认为开网店成本低,于是自己也开了一家淘宝店。“事业上的志同道合,加上难得的邂逅,我俩一拍即合,不久就坠入了爱河。

    “刚开始经营网店的日子比较辛苦,每天都为服装拍摄到处奔波,我负责试穿衣服,苏峰负责拍照,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终于有一次我的服装照片被推上了首页,当月那款衣服销量也突破一千。”冯雪激动地说起她和苏峰经营服装电商店的这段回忆。

    为了保证销量,冯雪坚持宁愿多花费物流费用,也得保证货源的质量,为了体现出服装店不一样的价值,她自己会经常亲自去香港,韩国甚至欧洲一些国家去订货。

    如今这小两口创立的“FancyHouse”品牌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年销额年年递增,小两口生活也是红红火火。

    期待国家更好发展 心怀梦想努力实现

    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苏峰表示自己幸运地赶上了中国电商业发展,见证了电商发展的历程。他坚信电子商务在中国未来会发展得更加成熟。

    但是他也担心未来电商发展的困难:“现在开网店成本变高了,因整个行业的逐步成熟,商家额外支付更多手续费用,由于竞争激烈商家必须投入更多的成本到广告宣传。”苏峰希望国家出台有效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电子商务。

    对于未来的十年,苏峰希望自己能把更多的文化产业元素加入到电子商务里,也希望社会风气和全民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

    冯雪则更多希望自己的服装生意更上一层楼。她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建一家属于自己的品牌购物网站,并希望能发展成连锁品牌。“希望自己的祖国和社会迸发出更多正能量,人民快乐地生活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