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乡村支教
自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轮岗以来,邻水县通过任职型交流、挂职型交流、县内单向交流、责任区内双向交流和校内走教等多种方式,推动全县教师动态管理和均衡配置,给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这支交流轮岗大军中,不乏甘愿奉献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他们或主动请缨,或举家“交流”,抒写出动人的诗篇。
32岁的刘全是一名美术教师,妻子周维芳是一名英语教师,两人原本都在规模较大的镇上教书。去年9月,夫妻俩带着3岁半的儿子来到了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邻水县龙桥乡,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支教之旅。
根据学校安排,刘全负责小学中高年级8个班277名学生的美术课,妻子周维芳担任七年级的英语课。
“以前,美术室比较冷清,现在却是学校最热闹的地方。”四年级1班学生张曦月显得很兴奋:“刘老师的课上得好,画也非常棒,我们都喜欢他上课。每节美术课,我和同学们都会提前到美术室等老师来上课。”
走廊、楼梯间,一幅幅绘画作品惟妙惟肖,装帧精美,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每次下课,刘全并不急着离开,而是继续指导学生画画。
“半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孩子们喜欢上了美术课,他们画画的技巧提高了不少。下学期,我将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问起新年的打算,刘全满怀信心地说道。
刘全和妻子周维芳每天上午第四节都有课,几乎没时间做午饭,中午都是各自在学校食堂吃饭,虽然近在咫尺,夫妻俩却是聚少离多。“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不习惯。”周维芳说:“儿子每天都哭闹着找爸爸妈妈,有时真后悔来支教。但每当看到山区孩子们纯真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时,我的心又被融化了,我和丈夫都喜欢在这里上课,再苦再累也乐意。”
“Zebra(斑马)、elephant(大象)、ti⁃ger(老虎)……”在周维芳的引读下,孩子们激情澎湃的读书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以前我最不喜欢上英语课,觉得英语很难。但周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很容易听懂。”七年级1班学生蒋芸告诉笔者。提起周老师,一旁的刘世豪同学更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good,good,very good!”
下午4点,放学了,刘全没回家,他还在指导绘画兴趣小组的20余名学生,他和兴趣小组学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加班”了。据了解,龙桥小学要赶在春节前举办“喜迎新年、放飞梦想”画展,并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新年卡片寄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刘全已经指导举办了两次画展。
生活中,两人相互扶持,平时洗衣、做饭、带小孩,他们都是互相体谅,谁有空,谁就做,从不怨谁多做或少做了。前几天,儿子生病发高烧,周维芳带着儿子进城看病。医院里,儿子哭着闹着想爸爸,电话里,刘全一边安慰儿子,一边对妻子说:“你先照顾着儿子,我上完了课,就来照顾他,你再回校上课,我们要互相支持。”
“学校就是家。”刘全、周维芳这对“80后”夫妻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已经过去的半年里,他们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走村串户,有时做家访,有时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夫妻俩把交流轮岗当作是爱情的见证、人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