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9天终不救 大熊猫“坪坪”因术后败血症离世

27.11.2014  08:02

坪坪道别。

  唐家河保护区首只获救野生大熊猫因术后败血症离世

  11月17日上午,四川青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保护站附近,发现一只受伤的野生雄性大熊猫亚成体。它躺在乔木林下的花岗岩洞,腹部严重受伤伴有部分肠管外露,处于极度的危险中。经过抢救,大熊猫生命体征平稳,在观察48小时后送往成都继续救治。保护区的专家们为获救的大熊猫取名为“坪坪”,谐音“平平”,希望小家伙平平安安。(本报11月18日曾报道)

  但在26下午,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坪坪”已于25日中午12点41分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去世,死亡原因初步判断为手术段肠管出现坏死引发全身败血症。

  病情:坪坪死于败血症

  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介绍,21日接到“坪坪”时,它身体极度虚弱,一次性从其腹腔中抽出了1600ml血水样的浑浊液体,坪坪已严重感染和贫血。

  随后基地通过多种努力为坪坪进行了止血、抗感染等治疗。21日,坪坪出现了呼吸停止,经过全力抢救得以恢复。抢救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416医院的专家也参与了会诊。经过抢救和输血治疗,坪坪的生命体征有所好转,23日晚甚至有了食欲,但25日凌晨,坪坪病情出现急剧恶化,随后出现呼吸衰竭,25日中午12点41分死亡。这是它被发现后接受抢救的第9天。

  医疗团队经解剖判断,坪坪死于手术肠管出血性坏死、全身感染并发败血症和严重的肝损害。此外,坪坪存在着严重的营养不良,体重还不到50斤,而这也与他死亡有着直接关系。

  保护区:结果太令人遗憾了

  昨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拨通了唐家河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民的电话。他也是刚刚获知噩耗,还瞒着管理站的工作人,“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说,去成都后,大家每天都想着坪坪。”谌利民说,坪坪是他们保护区首次发现救治的野外受伤大熊猫,“但结果太令人遗憾了。”谌利民的同事们在坪坪离开唐家河当天还拍下了一张和它挥手道别的照片,没想到竟是诀别。

  省林业厅野保处专家古晓东说,在唐家河保护区中,熊猫的天敌主要是豺和豹,不过这两种动物目前都是十分稀有的,因此,那里受伤的熊猫为了领地打斗所致,但像坪坪这样的伤情并不常见。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没有威胁到保护动物生命的自然打斗等现象,我们都是采取观察,避免干预的作法。”古晓东说,四川每年大约会救治十只左右受伤的大熊猫。在遇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熊猫在内的野生动物,确实需要救治时,需要严守国家规定,在伤情痊愈后放归自然。对于一些受伤严重年老的受伤熊猫,无法放归自然的熊猫,在救助后会想办法让它们安度晚年。

  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图片由保护区提供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