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批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9月试运行,年吞27万吨粪污吐出1438万方天然气

04.08.2017  17:32

  8月3日,四川富顺县城西南部晨光工业园区一隅,12个巨大发酵罐安装完毕,沼气发电房主体完工,有机肥厂房基础也已完成,工人正加班加点为工程完工做最后冲刺。四川鑫宇资源开发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公司承担实施的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年产10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80%以上,预计9月底设施设备安装完毕并进入试运行阶段,10月即可生产天然气。这意味着,四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沼气工程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2015年起,国家对农村沼气项目资金投资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主要支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和规模化天然气工程(沼气提纯后达到天然气标准)试点建设。当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在全国首次开展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四川争取到2个试点项目分别在富顺县、荣县实施,两个项目总投资1.76亿元,其中中央补助8000万元,富顺四川鑫宇申报实施的项目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是四川农业单个项目争取中央投资的最大额度。由自贡佳禾新能源科技公司实施的荣县有机废弃物处理日产1.2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目前也已完成项目建设近80%,同样将于9月底试运行。

  记者从四川省农能办了解到,建成投运后,两个试点项目年可处理58万头猪、约27万吨粪污,减少1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年产生物天然气总量可达1438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向周边农户供气、企业自用和提纯后并入城镇燃气管网,此外还能用于车用燃气、罐装销售及发电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可年生产12万吨固体有机肥、56万吨沼液,为周边10万亩农田提供优质有机肥料。仅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生产,每年就可直接带来1.36亿元收益。

  今年,四川农村能源建设另一个重点是变过去单一以气为主为肥气并重,与畜禽养殖和农业产业同步规划,实现农村沼气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融合。

  四川省农能办负责人表示,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相比传统沼气工程,中央补助资金更多、项目单体规模更大、建设内容更丰富、产气量更多、处理畜禽粪便粪污更强,对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节能减排和三产融合都具有重要作用。两个试点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我省农村能源从户用沼气为主、沼气工程为辅的建设方向向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和规模化天然气工程转向的转型升级探索迈出关键步伐。(川报观察记者 李淼)

我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式启动
  按照省农业厅统一部署,自8月1日起,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