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有三大原因

23.03.2015  10:21

学生进入《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与气象主播交流

现场展示的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刘宇男 文\图) 3月23日是第55个世界气象日,为增进公众了解气象科学并从自身做起保护气候环境,省气象局22日举办“世界气象日公众开放日”活动。记者随市民、学生走进省气象台、气象观测场等场所,观设备、听讲解,探秘《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过程。

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象知识服务气候行动”。22日,省气象局通过展板、科普短片、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离退休专家也当起志愿者。“中国的气象卫星,都是从西昌发射出去的,分辨率较高——在36000公里的高空,地面上1米长的物体,气象卫星都能大致看清。”省气象台前台长,80岁的黄福均向焦先生祖孙俩,现场讲解气象卫星。

在气象设备展示场地,记者看到了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气象应急指挥车、 移动气象观测设备、防雷装置等。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前围观的中小学生最多,他们听志愿者讲解,一边好奇地拨弄模型火箭炮,家长们也觉大开眼界。

市民们还登上了培训中心气象观象台。面对触手可及的百叶箱、蒸发皿、雨量器等气象观测设备,他们不断向培训教师韩健提问。“那个转动的仪器,怎么看风向?”“百叶箱怎么预报温度?

韩健打开百叶箱,拿出水银温度表和酒精温度表,向市民讲解:“最高温度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但酒精凝固点比水银更低,用酒精温度计测量零下的最低温度。”至于蒸发皿、雨量器等设备,其观测结果对农业生产大有指导作用。

在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幻灯片,向学生讲解四川气象灾害的防治知识。《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也向市民开放,家长带着孩子与气象主播零距离交流,了解节目制作过程。

通过一系列参观和讲解,天气预报不再神秘。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体验式的气象科普活动,让全家老小增长了见识,更感受到保护自然、保护气候的重要性,要从自身做起。

省气象局副局长陈云峰表示,“气象知识服务气候行动”主题中,气候行动即是让广大气象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持续性的气候变暖,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并主动采取更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

【延伸报道】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在22日的“世界气象日公众开放日”活动上, 省气象局副局长陈云峰向公众讲解了天气预报不能完全准确的原因,主要受观测资料不足、数值天气预报的计算能力、仪器准确度等三大原因的影响。

陈云峰介绍,天气预报需要广泛的气象观测资料来支撑,但一些地区受地形限制,观测点很少,比如海洋上、青藏高原地区等。观测资料先天不足,会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同时,仪器不准、需要修订,也会影响预报准确率。

目前,全世界普通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把大气作为一种流体来对待,建立大气运动方程组,通过“解方程”得出未来的大气状况。陈云峰说,解方程的过程中要简化方程,不简化就无法计算,但如何进行参数取舍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方程解得好不好、数值计算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他认为,目前欧洲的数值天气预报能力在全世界领先,中国的台风预报能力较强,去年中国台风预报距离误差只有70公里。

陈云峰还强调,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群众的理解与气象业务上的标准有差异。比如一个区域在下雨,但隔一条马路的位置没有下雨,没下雨区域的群众可能会认为“下雨”预报不准。但在气象业务上,判断预报准不准有相应的站点比例要求。“在一个大区域的多个观测点中,如果下雨的站点达到一定比例,在气象业务上就算是准确预报。”陈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