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打造“主极核” 成都发力新作为

10.03.2015  12:52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郭佳莹)成都兴、则四川兴;四川兴、则西部强。在GDP跨越万亿门槛的同时,成都经济和全国一样,正同步迈入新常态,既有新挑战,更有新机遇,成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身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成都,在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起点,如何加快产业创新结构的步伐,如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地方执政能力的提升,省委对成都提出了“五个新作为”的重大要求,这是成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端口,打造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攻坚战的重要遵循。
      “五个新作为”中,天府新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2014年10月,天府新区正式获批为国家级新区,成为西南地区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新常态要有战略新定位。天府新区不仅是四川的发展机遇,更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跻身“国家俱乐部”的天府新区致力建设产业创新,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交通先行摆脱“蜀道难
      成都新机场即将落户天府新区,新机场规划有6条跑道,建成后蓉城航空客流将达1.3亿人次。继上海、北京之后,成都作为中国大陆第三个规划建设双机场的城市。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就描绘了4.0工业时代的成都航空:飞行区和空港经济区将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运用大数据实现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整个网络的互动和无缝衔接发展,未来的成都将更便利、更快捷。截至目前,成都机场已开通航线241条,其中包括国际地区航线78条,不久前,成都又开通了直飞斯里兰卡和毛里求斯的航线。现今国际航线已增至80条。

成都天府新区新机场示意图

交通是一个城市给力发展的必备前提,有了便利的通路与交通体系,投资、消费与产业将得以持续发酵。继“双机场第三城”后,接踵而来的交通先行举措让成都今后彻底摆脱“蜀道难”:据了解,天府新区正积极开展“三纵一横”和“三横一纵”道路建设计划,形成了整个成都天府新区核心区向北连接中心城区、东西连接双流、龙泉驿、新津等区域的骨干路网。这骨干路网中包含多条快速路,全程没有红绿灯,将形成极强的交通畅通能力。天府新区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也十分详尽,据权威发布消息,成都南站、双流机场及成都东站通过天府新站至新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即规划18号线,由成都南站引出,接入天府新站;规划19号线,由双流机场引出,接入天府新站;规划20号线,由成都东站引出,接入天府新站;规划天府新站至新机场的轨道交通快线。成都南站、双流机场及成都东站通过天府新站至新机场的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可直达也可通过天府新站换乘到达新机场。 

做“创新驱动主引擎

产业是天府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高端产业集聚、传统产业转型、新型产业创新,多项齐头并进,将共同构成成都天府新区建设新图景。

去年10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办法(2014年版)》正式印发,办法明确了天府新区的产业定位:需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具有轻资产运作、低资源消耗、高智力支撑、优比较效益特征,是一种能呈现商业模式创新和重大技术变革为驱动的新经济业态。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与创意设计、智能制造、创新型金融、会展博览、商业服务和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等七大门类产业,被列入鼓励发展产业目录。支持创新创业也是这一办法的重要内容。根据办法,在直管区内新建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前2年可最高享受2000万元、第3-5年可最高享受1200万元的运营经费支持。而院士和纳入国家、省重点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到直管区创办企业,最高可获1亿元跟进投资支持。

2月份,成都启动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同时启动的还有“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一系列鼓励创业创新的举措浪潮席卷天府大地,据了解,去年成都市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平均每天新增510创业者。而在这些热情的创业者中,高新产业尤其占比很大,成都市工商局注册分局负责人黄维新提供了统计结果:“去年新注册户数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产业排前三位。

创业天府·菁蓉汇启动

刚晋升为“国家级”的天府新区,诞生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进之时、成长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之际,既是四川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的重大突破口,又是成都发展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重大抓手,更是中国战略发展第四增长极最具活力的重要支撑。

环保组合拳”在行动

环境保护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同样也是天府新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有了环境的保障,才有成都的“宜居宜商宜人”。天府新区打出“组合拳”,上天入地,包容万象:

在水环境整治方面,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将实施华阳城区截污治污、新建污水处理厂、化工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管执法、淘汰落后污染企业等措施;在大气污染减排方面,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将对8家页岩砖厂实施停产;对养殖污染治理,对沿岸500米范围外的养殖场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行种养结合,提高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天府新区创新了环保体制机制,在核心区13个镇(街道)设立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办公室,“使基层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有抓手”,努力让“绿色”成为天府新区的“代言色”。锦城湖、南湖、麓湖、兴隆湖等10个湖泊,面积超过28平方公里,环绕着成都天府新区,如同一条绿色的生态项链。据了解,天府新区环保规划中,60%确定为生态用地,将水系延伸至重要城市片区,让城市的人们也能自由地呼吸。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公园绿地更是将按高于国家标准上限进行布局,旧城则通过规划增加绿地,实现“300-500米见绿”,建成城市“绿肺”。

时下,跻身于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各项建设的基础性骨架快速形成:“三纵一横两轨”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实施,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正不断壮大,中央商务、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正集聚发展,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已成功入驻……站在新起点上,天府新区建设要有新作为,就必须死死盯住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以到2025年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支撑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把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公建配套“三个先行”的理念贯穿始终,推动天府新区一迈步就高抬腿,一开弓就上满弦,快速推进、重点突破,为“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构筑坚实载体,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四化同步”的先行区、“四态合一”的示范区、文明和谐的首善区,让天府新区在新的起点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