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植入”《地心引力》 导演:比现实大
阿方索·卡隆表示“很开心来到中国”
阿方索·卡隆出席影厅内的映前见面会
阿方索·卡隆向现场媒体观众挥手致谢
阿方索·卡隆现身红毯媒体蜂拥采访
阿方索·卡隆在《地心引力》海报上签字
阿方索·卡隆表示“很开心来到中国”
阿方索·卡隆出席影厅内的映前见面会
3D电影《地心引力》将于11月19日在中国内地全面上映。一个半月前该片率先在北美上映赢得几乎“零差评”,烂番茄网好评高达97%。片中所展现的特效让《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狂赞,也使得该片引进中国时,海报上更突出了这位中国人更熟悉的导演,而不是真正的导演阿方索-卡隆。
不过显然这个拍过《哈利波特3》、《人类之子》等大片的墨西哥导演不太在乎这个故意为之的“张冠李戴”,就在电影正式公映前两天,阿方索-卡隆17日专程赶到中国宣传,三天行程除了接受密集的采访外,还有逛故宫天安门、探班姜文新片等。对中国和中国电影,阿方索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作为太空爱好者,他也对中国的航天技术有着“主旋律”般的热爱和信心。在电影里,他为全世界观众打造了2016年的中国太空空间站,比我们头顶的“天宫一号”还要大一码。而在电影外,他也把自己儿时就种下的飞往太空的梦寄托在中国人身上,“中国的科技站在了太空探索的前沿,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国就能推出环游太空的项目。”
儿时梦想:升到空中看地球
《地心引力》全片90分钟,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以一种类似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了在一望无际的宇宙中,空间站遭遇灾难,两位宇航员试图返回地球的过程。在片中,导演阿方索为观众提供了多种视角,时而让观众成为不存在的第三个宇航员,目睹眼前发生的灾难;时而又让观众成为主角之一,深刻感受身处太空的失重感和遇险后的孤独绝望。
在11月18日对话新浪娱乐时,导演阿方索-卡隆透露,这样的情节设定源于他幼年对太空的痴迷。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8岁的卡隆在墨西哥观看了电视直播,从此梦想成为宇航员。跳到另一个空间去看地球,对他来说有着极大的魅力。电影中,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航天员孤独一人身处浩瀚宇宙不可遁逃,即将面临死亡却还不忘欣赏脚下恒河壮丽的风景。而在多年前,还是孩子的阿方索-卡隆也曾用玩具为自己营造出类似的“异度空间”。
“在我还是孩子时”,阿方索说,“我有一个玩具,是一个航天舱,有小窗户、有灯和宇航员。晚上我把所有灯关掉,才能看到里面的宇航员。我想象那有一种与世界完全隔离的感觉,脱离了地球引力在运动,有一点超自然的感觉,想象着脱离了地球却又同时观察地球,感受她的美丽;同时在你的另外一侧还有神秘的宇宙,所以你是在现实生活与神秘之间。非常有趣、非常美。”
虽然最终没能成为宇航员,但阿方索-卡隆还是实现了他儿时的另一个梦想——成为导演。而在他看来,两个梦想有着一样的魅力,“我童年时对于太空的激动感觉,至今都没有消退。这样的感觉,在我走进电影院坐在大屏幕前被带到另一个世界时也同样有过。”
置身太空:两年时间研发技术
2008年,阿方索-卡隆的80后儿子霍纳斯-卡隆写了一个电影脚本,讲的是两个人身处荒漠险境求生的故事。他把这个剧本交给父亲请他提意见,但阿方索-卡隆却说,“我对这个故事没什么想法,不如你帮我写个别的吧。”就这样,霍纳斯保留了原剧本中两个主角、一段艰难旅程的设定,却把背景从沙漠改成了宇宙,这就是《地心引力》最初的故事雏形。
阿方索-卡隆说他一直都想做一个有关太空的电影,“我是个太空技术控,从60年代太空技术发展到之后的宇宙空间站,我都非常关注。”不过,最初,阿方索这个技术控却完全没有考虑技术,“故事从一个简单的画面开始,宇航员离开了他的飞船,漂浮在空中,就像陷在气泡里,想要出来一样。我天马行空的写,然后把剧本交给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该片摄影),跟他说,这是一个很小的电影,两个角色,我觉得我们很快就能做完。”
而事实上,阿方索-卡隆花了4年半才做完电影,光寻找可以实现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技术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找来一些宇航员和太空专家咨询,我认识到我犯了好多错误,又重新写剧本。之后所有的工作进程,我们都有顾问,有物理学家、宇航员、太空专家。”此外,阿方索-卡隆还听从了“3D技术前辈”詹姆斯-卡梅隆的建议,与自己的团队一起发明和创造了很多新鲜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如同置身于真实太空。例如在营造演员失重状态时,他不仅用上了机器人,还请来了木偶师,将演员被吊在一个装置上,像木偶一样被操纵。而操作这些装置的人员曾在伦敦西区最火爆的话剧《战马》中工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