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霾退成都空气变优 四川8天区域性污染结束

24.11.2016  05:32

冷空气入川,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从成都市区望去,东边的龙泉山依稀可见。

11月22日,走出房间的成都人大都忍不住缩了脖子,一夜之间,仿佛进入冬天。伴随着冷空气的,还有清新的空气。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2日16时,成都市的AQI指数为33,空气质量为优。同一时间,盆地内所有城市的空气质量已转为优良水平。预计未来三天,盆地大部城市空气质量为优或良。

8天区域性污染结束  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工作人员介绍,自11月13日起,受静稳、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污染气象条件制约,大气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四川盆地出现了今年入秋以来的第二次污染过程。

总体上看,此次污染过程共持续9天,于11月21日结束。其中有8天表现为区域性污染,污染最为严重的是15日,成都、自贡、眉山3市出现重度污染,德阳等9市出现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

工作人员表示,本次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是内部决定性因素,污染气象因素是重要的外部控制性因素。“从今年以来开展的PM2.5来源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盆地内主要城市PM2.5的首要来源是工业和燃煤贡献,占40%左右;机动车尾气,约占近30%;扬尘和秸秆等生物质燃烧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11%-13%左右。”

减排成效功不可没  针对污染天气,11月16日零时,四川启动了全省重污染区域黄色预警。成都、德阳、眉山、乐山、自贡5市积极作为,采取了工业限产减排、高排放机动车限行、建筑施工暂停、加大道路冲洗保洁力度等应急减排措施,其中成都还采取了人工增雨措施。

“重污染黄色预警启动对重污染有较为明显的削峰作用。”该工作人员表示,截至区域黄色预警取消的19日,盆地西部在区域重污染应急措施的推动下,并在污染气象条件波动改善的协同作用下,成都、眉山等城市的污染状况有所减缓,空气质量等级由中度至重度污染改善至轻度至中度污染,城市协同预警、区域联防联控效果显著。“本次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明显较差,但浓度相对增加并不明显,这其中应急减排措施的成效功不可没。”

同时,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全省空气质量等级预报准确率为77.1%,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为91.4%。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