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飞走已142天 余旭母亲发文追忆女儿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她已飞过。这是“金孔雀”余旭离开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在崇州市烈士陵园,前来悼念她的市民接踵而至,他们抱着鲜花,带着礼物,沉默着进入,深思着离开。他们中有老人,有小孩,有军人,更多的是余旭的同龄人。这些来自四川、湖南、重庆、广东等地的悼念者,曾经和余旭素不相识,现在却铭记于心。
清明前夕,余旭的母亲胡中秋为女儿撰写纪念文章《几曾萧雨入梦来》。全文1461个字,承载了一位失去女儿的普通母亲,最深沉的思念。曾经,胡中秋劝过余旭停飞,“你哭着说不愿意,我就晓得,我这个女儿,是要嫁给飞机了”。
2005年夏天,少女余旭剪掉长发,离开家乡,投身军戎,成长为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11年后的初冬,余旭翩然落地,回到最初的地方。
冬去春又来,这座城市,抑或这个国家,对于她的悼念和哀思,从未停歇。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不忘却的纪念
“金孔雀”飞走已142天
4月2日,清明假期第一天,空气微凉,春雨疏落。驾车从崇州往街子古镇方向驶去,约4公里右拐,抵达崇州市烈士陵园。这里绿树环绕,余旭和其他121位烈士长眠于此。
“花可以放在这边。”轻言细语间,衣着朴素的大姐帮着前来悼念余旭的市民摆放花束,“这些花、纪念品、飞机模型,都是还念着余旭的人送来的。”
沉静的怀念在弥漫。余旭的墓碑上,照片里的她穿着蓝色的军装正巧笑嫣兮,那是她曾无数次翱翔的天空的颜色。墓前,鲜花锦簇,有人送来余旭最钟爱的歼-10战斗机模型,也有人抱来一个巨大的兔子玩偶,稚龄小童把自己形状拙趣的卡通飞机小心放下,那是他能送给英雄姐姐的最好礼物。
临近中午,没有人撑伞,也没有人叫饿。有市民蹲下身,将花瓣上的泥点擦拭干净,夹在百合花的卡片上,有人笔迹清秀地写道:“愿在天堂里的你一切安好。”
没有规定悼念时间,每个自发前来的人,默哀后都久久沉默着,时间仿若在这里变得缓慢。悼念的人群中,有微驼谢顶的白须老人,黝黑脸上刻着皱纹;有打耳钉、烫卷发的年轻少年,他们收敛着自己意气飞扬的神情;有中年发福的大老爷们;也有白帽长裙、用普通话交谈着的瘦削女士。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场不忘却的纪念相聚在这一方天地,表情严肃,目光澄澈。
这是烈士余旭离开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冬去春来,这只“金孔雀”,已经“走”了142天。
要悼念的英雄
“我们写下想说的话,放在这里陪着她”
余旭离开之后,喜欢她的人将自己称为“飞鱼家族”。“我们的使命是为了把旭姐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我们群会定期举办一些祭祀活动。”尽管身处天南海北,但是这群因为纪念而聚拢的人,却有着相识已久的默契。
在余旭的墓前,有专门帮着市民放置悼念物品的大姐,也有随时将墓碑擦拭干净的小伙儿,一位专程从珠海赶到的女孩,用细腻的笔触将余旭的照片画成画,然后塑封。画作中,有余旭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全身像,也有短发飞扬戴着墨镜的大头照,而在画那张流传最广、头戴飞行帽的照片时,她甚至摹出了阳光在余旭眼中洒下的点点光亮。
“这就是我心中的她呀,明亮又温暖。”女孩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她说,自己就是“飞鱼”之一。这些用心的画作和一本留言册一起,被放置在余旭的墓碑旁,“我们写下想说的话,放在这里陪着她。”
每次来看余旭时,“飞鱼”们会带上很多面小国旗和鲜花。悼念结束后,他们会把红旗插在陵园内每一个烈士的墓碑旁,再摆上束鲜花。“都是为了共和国牺牲的人,每一位都值得我们尊敬。”
同一时间,崇州女孩程曦想起去年11月,自己去送别儿时小姐妹的场景。
程曦是余旭的小学同学,彼时两个个子差不多的小女孩,总是手拉着手一起放学。童年的时光总是无忧的,那时候的她们,常常凑在程曦家的小店中做作业,或是到余旭家玩游戏。
如今,儿时欢笑的小店和两位女孩的稚子时光一起,不复存在。长大的程曦偶尔会觉得恍如隔世,“刚开始,我总觉得能看见小时候的她,穿着一件大红色波纹花花的粗线毛衣,唱唱跳跳从这里走过,特别好看。”
挂于心的铭记
“想不到这个小女娃娃,以后能去开战斗机 ”
崇州,向荣街头,余旭的家。余旭的老家大门紧闭。在她家旁,有个书店,老人们坐在木质板凳上看书,店外的梧桐树上,已经长出绿色的新芽。
时间仿若停止在这条街上。两层的木质板房,沿街连绵的梧桐树,青石砖小路上,曾有着孩童余旭,每天上学放学的身影。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里,飞出了余旭这只“金孔雀”。
老街坊王伯伯看着余旭长大,“那时候我们怎么都想不到,这么个小女娃娃,以后能去开战斗机。”
在街上老人的记忆中,余旭家庭条件一般,五六岁时,懂事的她会帮着父亲到菜市场卖菜,“长得还没有背上的背篼高”。后来上学了,她依然没让家人操过心。王伯伯印象深刻,余旭从小到大的课本,都是干净整洁鲜有褶皱,然后被安放在一个大箱子里。
“从小都是清清秀秀、干干净净的一个女娃子。”去年5月,余旭回家探亲,王伯伯到她家做客,和儿时一样,余旭轻轻浅浅地笑着和他打招呼,为他盛饭。
对于这些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邻居而言,曾经多为余旭自豪,现在就有多伤心。对比全国仅有的四名歼-10女飞行员、空军上尉的光环,他们更记得的,是街头余家的懂事女娃子。
曾经,少女余旭报名参加2005年的空军招飞,坐在开往成都的班车上,余旭的口袋里揣着五十块钱,那是外婆省吃俭用给她的奖励。
曾经,战士余旭在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毕业那天,给外婆打来电话,她告诉老人自己马上要和同学们照毕业留影了。第一次,向来报喜不报忧的孙女儿在电话那头哭了。
之后,孔雀展屏,冲上云霄。
向前看的生活
“为了你,我和你爸也要好好过下去”
没有人能够忘掉这只“金孔雀”。
对于余旭的母亲胡中秋来说更是如此。过去的小半年里,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梦里,余旭还是小时候的样子,站在街边,扎着麻花辫,咧开嘴笑。
在家时,夫妻俩半掩着窗帘,刻意避开彼此的眼睛,谁也不提起女儿的名字。有很多人想去探望这对夫妻,均被婉拒。外出时,夫妻俩也低头走路。以前,胡中秋觉得崇州很大,有60多万人,走在路上,谁也不认识谁。自女儿离开后,崇州就变小了,走到哪儿都有人认出他们,“那是余旭的爸爸妈妈”。
听见别人的议论,无论是同情的,还是善意的,胡中秋都会觉得心里难受。“我们这种悲伤的人站在人群里,会让别人也悲伤。我们心里有巨大的伤口,每一点同情的眼光,都会把它烫得很痛。”
夜深人静辗转难眠时,这位母亲会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看看女儿的朋友圈。从前,胡中秋不会用智能手机,女儿告诉她要学会用微信,“做个时尚的妈妈”。胡中秋会经常刷刷朋友圈,深怕错过了女儿的任何消息。
如今,余旭的朋友圈再也不会更新了。胡中秋一次次拿起手机,又一次次放下。
“旭儿,我从没想过这辈子会和伟大两个字连在一起。我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平平安安的,成个家,养个娃,帮你把他带大。你晓不晓得每次看你飞行,我和你爸爸的心都是悬着的,什么激动啊、骄傲啊,都是你平安落地后才会有的感觉。那年劝说你停飞,你哭着说不愿意,我就晓得,我这个女儿,是要嫁给飞机了。”
悲伤之余,夫妻俩也能看见夹杂着温暖的希望。河南的退伍老兵,坐着绿皮火车来,为了在余旭墓前敬一个军礼;从东北飞来的陌生人,看着余旭生前的照片,誓言要给儿子取名“言旭”;很多年轻的孩子,站在墓前,誓言要穿上军装,完成余旭未竟的事业……
每天晚上,胡中秋都会翻翻粉丝们给余旭建的公众号。看着群里孩子们的对话,她感觉女儿的生命传到了这些孩子身上。“放心吧旭儿,为了你,我和你爸爸也要好好地过下去呀。”
毕竟,只要活着的人活着,死去的人就不会死去。
几曾萧雨入梦来
余旭母亲胡中秋追忆女儿
旭儿,妈妈昨晚又梦到你了,还是小时候的样子,站在街边上,我冲过去抱你,你却一下就消失了。
我醒来,眼泪打湿了枕巾。你爸爸说,下雨了,清明节要到了。
那些报道上都说你是英雄,我们是伟大的父母。可旭儿,我从没想过这辈子会和伟大两个字连在一起。我们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平平安安的,成个家,养个娃,帮你把他带大。你晓不晓得每次看你飞行,我和你爸爸的心都是悬着的,什么激动啊、骄傲啊,都是你平安落地后才会有的感觉。那年劝说你停飞,你哭着说不愿意,我就晓得,我这个女儿,是要嫁给飞机了。
那些从全国各地涌来悼念你的人总会对我说同样的话:余旭走了,我们就是您的儿女!我晓得,如果牺牲的是你的战友,你也一定会这样做。自古忠孝难两全。放心吧旭儿,为了你,我和你爸爸也要好好地过下去呀。
天快黑了,多希望今夜你能到梦里来陪陪我,我真的很想你,有很多话要对你说……
2017年3月26日清明节前夕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