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遂宁大英县普陀村通过结对帮扶措施成功“摘帽”

13.09.2017  18:51

 

(陈伟 记者 赵权军 摄影报道) 5年前,大英县贫困村普陀村无任何村集体经济,全村硬化路面仅740米,其余各项基础设施十分落后。5年来,该村依靠结对帮扶单位大英县公安局拓展帮扶渠道,找准贫困村的“穷根”,不断夯实贫困村的基础,根据产业实际发展特色产业经济,该村的71户188人贫困户终于在2016年底成功脱贫“摘帽”。

 

村里修缮一新的池塘被用来养鱼。

   帮扶单位找准“穷根” 因地制宜做帮扶

  从地理环境上看,普陀村距离大英县城约十余公里路程,该村共有村民418户,总人口1227人。在5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村民吃水都必须要靠肩去挑。在2014年,当地逐渐开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时,该村有贫困户83户221人建档立卡。大英县公安局成为该村的结对帮扶单位,负责该村的脱贫摘帽工作。

  为将所有帮扶措施具体化,帮扶单位坚持细化每一步帮扶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快村集体产业经济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大英县公安局将116名民警和职工分成29个帮扶包保责任小组,与普陀村的83户2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结成帮扶对子,民警通过自己出资,或者寻找资助项目,针对每户贫困户情况搞发展,还主动为贫困户家的农副产品找销售门路。

  在帮扶过程中,大英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何林得知村民王素容家饲养的猪崽患病后长期未治愈,何林主动联系兽医去王素容家给猪崽看病,还自己帮贫困户垫付医药费用。大约一个月后,王素容家的十多个猪仔全部病愈后,并按期上市出售。为帮助村民解决现实困难,帮扶单位找准每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脱贫措施,每个民警还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到各餐饮店为帮扶对象推销土特产品,实现为贫困户增收目的。

 

村里新修建的村社硬化公路。

   搞村集体经济强化贫困村基础设施

  据普陀村老支书张先正介绍,5年前普陀村仅有一条740米长的水泥公路,整个村都无集体经济收入,农田水利等各项基础设施落后。几年前,当大英县公安局民警包建军成为普陀村的第一书记后,他走访调查了每一户村民家的情况,并详细汇集该村的贫困现状,最后上报至大英县公安局组织联系协调其余相关单位,筹资5万元用于修建普陀村村社主道路,还筹资2.5万元用于村集体塘堰整治和购买鱼苗。

  包建军说,这几年来为发展普陀村的村集体经济,经大英县公安局协调后获得项目资金500余万元,用来修建通村水泥路5.8公里,修建和整治塘堰11个、蓄水池12口、提灌站3个、渠系11.7公里、水井19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1户136人。为改善和强化普陀村的各项基础建设,帮扶单位还根据当地的种植业特色成立大英县普绿专业合作社,共建设3个共83亩青花椒种植园,让被帮扶村民养殖生猪280余头、肉牛32头、小家禽2000余只。

  “脱贫工作不仅要靠帮扶单位推进,还要动员社会爱心力量参与。”一名普陀村的驻村干部告诉记者,为不断夯实贫困村村集体产业基础,帮扶单位协调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力量到村里做慈善,搞爱心捐赠。同时,还向民政部门争取到启明公益基金捐赠款15万元,为村集体修建标准化牛棚,用于村级集体肉牛养殖项目,为村民脱贫致富增添了信心和基础。

 

当地的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的新洋房。

   驻村干部每周4天驻村 防止“返贫

  2016年10月,当驻村干部在普陀村查看脱贫工作进度时,得知该村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工程的民工工资无法兑现、建筑材料无法购进,如此将影响脱贫工程进度,大英县公安局立即按照“五个一”工作方式,组织当地乡政府、县扶贫移民局等相关部门会商,协调工程中标公司将应支付的工程款直接支付到劳务承包方,保证普陀村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工程如期竣工。

  被帮扶村民邓方云说,年前他因历史原因长期无户籍,当其帮扶联系人员大英县公安局国保大队长王兵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协调当地卫计、人社等相关部门,帮邓方云解决了多年没能解决掉的户籍问题。王兵说,帮扶单位和人员在2016年先后为普陀村解决发展、民生等方面具体困难117件,为赢得脱贫攻坚首战首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陈小平说,帮扶单位通过拓展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渠道,积极为贫困户谋求“出路”,最终在2016年底将普陀村71户188名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目前仍有部分贫困户将在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普陀村的脱贫成果显著,先后在省市两级扶贫部门的考核、暗访和督查中的满意度达到了99%以上。

  为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脱贫成绩,帮扶单位还要求驻村第一书记每周至少有四天驻村,各结对帮扶组的组长每月至少一天入户,而大英县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或局党委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一次到普陀村去调研指导,统一集中研究贫困村的脱贫工作情况,并及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凉山州强化措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凉山州始终坚持将精神扶贫作为提升扶贫成效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