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加快郪江新城生态防洪堤建设

01.11.2014  17:31

    孟夏刚至,大英新区郪江生态防洪堤工地上,民工忙碌着挑砂担土,数辆装载车来往穿梭,三台轰鸣作业地大型挖掘机不停忙碌着,工地上一幅红红火火,大干水利的场景。

    郪江流经大英县城,建县以来,该流域相继发生洪灾,流域30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巨大威胁。1998年,郪江域遭遇严重洪灾,工业、通讯、交通、电力、水利等设施遭严重损毁,郪江汛期防洪成为了全县人民心中一个涂抹不去的心结。   2010年,作为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郪江被纳入国家首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老百姓欢欣鼓舞,中共大英县委、县人民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全面落实国务院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郪江新城生态防洪堤建设作为水利防洪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开展本年度工程项目建设。 按照规划,大英县郪江新城生态防洪堤建设新建郪江左岸火井大堰至石油大桥段长1961m堤防工程、小郪河右岸太吉桥至旱毛子长1316m堤防工程,总长3.277km,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设计洪水重现期,总投资2500万元,已完成堤防工程建设1700余米,主体工程计划2011年5月底前全面完工。

    “以往每到汛期心都是悬起的,紧挨河边的3亩多地从来就没有像样的收成,小雨小灾、大雨大灾,别看二三月份河道只有三四米宽,可到汛期就能变到100多米宽,洪水漫过河堤,淹了田地和农房。现在好了,不用担心水会漫上来了,今后,左岸生态防洪堤建设起后,我就不用担心水会漫上来了”,5月3日,坐在郪江河边的龚天荣高兴地说。     大英县郪江新城防洪堤工程建成后将提升大英城市品位,对保护城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此为契机,大英县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基本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着力构建乡镇以上河流安全体系、生态水系和怡人河道。治理工作完成后,全县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将从现状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5 6万人口、12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防洪减灾体系基本覆盖全县。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