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推进“精准扶贫”

08.05.2015  10:46

5月5日,笔者来到华蓥山深处的大竹县欧家镇高硐和大堰两村,这两个村曾是全县出了名的特困村。如今,两个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户户都有1至2个稳定的特色种养增收项目,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09年,大竹县实施了特困村扶贫计划,成立 “高硐—大堰”党总支,让两村相互竞争、相互借力、携手并进。目前,两村共修建公路45.5公里,村道硬化2.8公里。两村实现水通、电通、气通、客运通目标。两村还成立了高硐大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4600头、牛2500头、羊3万只,培育养殖大户60户、土豆种植1吨以上的大户38户。

 

高硐、大堰两村的巨变是大竹县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普惠一方百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创新机制、精准扶贫”的理念,完成了70个贫困村、9.4万贫困人口的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大竹县扶贫开发精准扶持工作方案》,因村施策、因户施治,把扶贫资金和项目精准地引导到特定人口、具体人口。该县还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组(队),选派驻村干部213名,实施点对点帮扶。2014年,全县精确减贫13212名农村贫困人口。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0年的15.03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6.7%下 降 到 2014年 的8.98%。 (四川农村日报 程一凡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