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大班额”问题怎么破?人大代表力促项目“提速增效”

30.10.2013  09:22
推动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解决,是武胜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也是武胜县以创建“五讲”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为抓手,依法履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注脚。   “提了10年的建议,这次终于要彻底解决了!”国庆节后,眼见着校园旁边这栋6层楼高、6500多平方米的教育综合楼从无到有、日渐成型,广安市武胜县民族小学副校长,广安市、武胜县两级人大代表黄波感慨万千。 最大的班有100多人,最小的班也有90多人,桌椅前抵讲台后挨墙壁,留出的空隙连弯腰在地上捡东西都困难……这个困扰武胜县学生家长和老师近10年的“大班额”问题,将在覆盖城区的数个中小学扩建项目完成后,得到有效缓解。“现在我们学校一、二年级已全部是每班45人的标准班。综合楼建成后,我们也不用在外面租教室上课了。再往后几年,90多人、100多人的班级将彻底成为历史。”黄波说。 推动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的解决,是武胜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也是武胜县以创建“五讲”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为抓手,依法履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注脚。 “五讲”创建得力讲效能解决“大班额” 今年以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讲政治、讲学习、讲法制、讲廉洁、讲效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要求,扎实开展创建工作,依法行使人大职权,做出诸多亮点。 在讲政治建设上,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确定了对县城6所学校建设项目、城市建设与管理等23项重点工作进行监督。同时,通过组织县内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每季度集中联系一次群众、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结对帮扶一批贫困群众、帮助群众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调研的“五个一”活动,收集和反映群众意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活动中,县内2000余名人大代表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600余条,解决群众困难400余件。 在讲学习建设上,坚持每周一次职工学习、每月一次法律法规学习、每月一次党组中心学习小组学习、每次学习确定一名负责人辅学、每季度一次学习检测制度。 在讲法制建设上,规范履职行为,确保人大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制可循。 在讲廉洁建设上,坚持教育倡廉,按照县委要求,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制度保廉,实施“廉洁土壤”工程,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调研执法检查、评议调查等工作中,一律不在其他单位用餐、不接受任何礼品等。 在讲效能建设上,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汇报,开展专题调研、视察等形式推动县域内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的“提速增效”。其中,为推动“大班额”问题有效解决,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先后2次听取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4次组织代表进行视察等。 助推地方发展把好安全生产关 “没想到措施力度这么大,这么有力!”县人大代表唐丽既是老师也是家长,她用两个“没想到”形容“大班额”问题解决后的畅快感受。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后,县委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认真督办,县政府认真落实常委会监督意见,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学校建设项目迅速推进,一年内将新增教学班88个、教学功能室15个。 以“五讲”机关创建为抓手,武胜县人大常委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效显著。 542名由人大代表组成的安全生产义务监督员活跃在基层,构建了村村有义务监督员的“网络化监督体系”,排查并督促整治安全隐患500余起,为全县保持良好安全生产态势发挥了作用。在万善镇大沟村六组,记者见到距离公路50米外的空地上,一道水泥围墙圈起一座配气站。在人大代表监督下,配气站去年底从万善场镇搬出来。   “以前配气站杵在居民楼旁边,管道输送的气压过高,安全阀门自动报警和调节时,旁边的住户心惊胆战。现在搬迁到沟边,放心多了。”市、县人大代表,万善镇万渝路社区安全生产义务监督员王荣说。 武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洋华称,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五讲”人大机关活动,并且把创建活动与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监督实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熊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