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遭遇的那些死亡威胁:遇天敌缺食物害疾病

15.01.2015  06:40

  近期,位于楼观台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大熊猫因患“犬瘟热”而受到关注。其实,作为我国特有珍稀动物,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大熊猫自古以来就经历了种种死亡威胁。与其同期的绝大多数动物相继灭绝,它却遗留至今,我们希望这个可爱的物种能一直生存下去。

  一路走来它还是“蛮拼的

  早在距今800万年的晚中新世时期,地球上就出现了大熊猫的足迹。当时的大熊猫被古生物学家定名为“始熊猫”,它们的身体大小只有现在大熊猫的一半。它们和古猿、猩猩、巨猿、斑狗鬣生活在我国中部、南部地区的热带森林里。随后始熊猫演化为大熊猫小种,已经进化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动物,大熊猫小种又扩展至始熊猫的领地并取而代之。

  大熊猫小种逐渐适应了在亚热带竹林中生活,体型也逐渐增大,更新世初期(距今50-70万年)种群达到鼎盛时期。就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自然环境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部分动物灭绝,北方的大熊猫绝迹,南方的大熊猫分布区也骤然缩小,进入历史的衰退期。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大熊猫也是一种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古人留下的史料中,关于大熊猫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自西晋后,人们了解到大熊猫只吃竹子,不会伤害其他动物,它因此成了象征睦邻友好的动物,西晋人把大熊猫叫“驺虞”(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仁兽),在两军交战的中途,如果一方高举“驺虞”字样的大旗,就是求和、停战的意思。而令人遗憾的是,古人对于大熊猫的猎杀并没有因此停止。2500多年前的《尚书》和《诗经》里,记述了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皇帝进贡的珍品。唐朝时,武则天曾把几十张完整的貘(大熊猫古称)皮送给日本天皇。1869年,神父戴维把这一神奇的物种带到了西方。1869年至1946年间,国外有200多人次前来中国大熊猫分布区,做跟踪研究、捕获大熊猫及标本相关的事。其中仅1936年至1946年10年间,从中国运出的活体大熊猫多达16只。时至今日,大熊猫的分布已经仅仅局限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南部这些亚热带山地地区的43个县中。被汉水和长江上游的嘉陵江、涪江、沱江以及岷江等支流分割成30余块,总面积不超过11000平方公里。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的数据显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截至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野外大熊猫的威胁

  根据历史的资料统计显示,大熊猫野外面临的死亡威胁主要为天敌危害、食物缺乏、疾病侵袭、栖息地缩小、孤岛化等。

  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是豹、豺和青鼬,它们主要对大熊猫的幼体进行捕杀,受伤个体也会受到威胁。2014年11月16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大熊猫“坪坪”遭遇青鼬围猎,受伤致死。

  研究人员对野外死亡大熊猫解剖研究发现,其主要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良、体弱、免疫力下降,患各种营养缺乏症,最终导致贫血、衰竭死亡,这无疑同当时大熊猫分布区内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有关。也有或因野外食物匮乏,大熊猫处于饥饿状态,饥不择食导致其采食腐败动物尸体而中毒死亡。

  大约三分之一的死亡野生大熊猫,死因均为消化系统疾病。大熊猫是更新世初期发展出来的一类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容易消化的动物性食物为食,至今其消化器官和消化酶仍保留着肉食性动物的特点,如消化道短,无盲肠,消化纤维素的酶和细菌微生物少。因此,大熊猫难于消化竹子中的粗纤维素,大熊猫大量采食竹子而不能消化则对肠道易造成损害。竹节机械剐伤胃肠黏膜而致消化不良、腹泻、胃肠炎等疾病。这种情况对消化器官机能尚未健全的亚成体大熊猫表现尤为突出。蛔虫、溶血性细菌也是造成野生大熊猫死亡的重要病因。

  与天敌和疾病相比,栖息地的人为破坏,其实才是令大熊猫种群面临灭绝的最大威胁。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采伐和盗猎现象,严重干扰大熊猫的生存和成功繁殖。生存在这些“孤岛”上的国宝由于栖息地的一再分割,不少地区已经完全失去了进行种群间基因交换的可能性,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专家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经过12代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圈养大熊猫的威胁

  我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大熊猫人工圈养试验。1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繁育大熊猫成功。根据最新的科研统计,圈养大熊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疾病。此外,犬瘟热、溶血性细菌等传染病也曾给圈养大熊猫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还有繁殖成功率低,也是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的一个原因。在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每年春天进入发情期,在野外雌性大熊猫6岁左右第一次发情,雄性大熊猫4岁左右发情。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相对性早熟,但是圈养大熊猫交配成功率极低。现在各大人工繁育基地,主要以人工授精为主。而雌性大熊猫受孕产仔后,很多不会照顾幼仔,出现弃仔行为。幼仔只能人工来饲养,人工饲养本身就存在风险。再有,人工饲养条件下为了促进熊猫发情,生产更多的熊猫幼崽,会人为将尚未独立的熊猫幼崽与母体隔离饲养,这无疑是造成熊猫高死亡率的又一因素。

  最后,不科学的管理和饲养,也是导致圈养大熊猫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进出饲养区域人员疏于管理,人员混杂,家养宠物、流浪猫、狗可随意出入,难免带来外来病菌;聘用的饲养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大熊猫的异常反应。以及各项防疫措施不到位等。

  针对以上威胁,我们人类也一直在努力,2003年,开始给野外“独岛化”分布的大熊猫建立廊道,加强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著名大熊猫专家雍严格也提议,将目前我省圈养大熊猫集中饲养,变成分散饲养,在大熊猫秦岭亚种的源生地——秦岭南坡,建立多个人工繁育研究基地,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减低圈养大熊猫的生存风险!

文章关键词: 大熊猫 疾病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