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还是国宝吗?
原标题: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还是国宝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张依琳)从东北虎下山到亚洲象北移,近段时间,野生动物的新闻着实不少。这两天,大熊猫“降级”的消息又上了热搜。
当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交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成了人们讨论更多的焦点话题。
6月28日,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双胞胎姐妹萌宝和萌玉在一起嬉戏打闹。杜建坡 摄 图片来源:IC photo被降级的大熊猫还是国宝吗?
近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这一有关熊猫“降级”的官宣消息,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国宝”还是不是个宝?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物种濒危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9类: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事实上,早在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曾宣布,中国的大熊猫已经不再处于世界濒危动物之列,由“濒危”变为“易危”。
大熊猫在中国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国宝”地位,在国际上,也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次官宣“被降级”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受威胁程度“降级”,但保护力度不能减少,目前,大熊猫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资料图: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藏羚羊“幼儿园”内,两只小藏羚羊亲密互动。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珍禽异兽正在“归来”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还有不少保护动物降级,很多濒危动物“回归”我们的视野。
例如,2006年,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麋鹿正式从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中退出,由“濒危动物”降级为“珍稀动物”。再如,藏羚羊在2016年9月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从濒危降为近危,连续降低两个级别。
按照国家林草局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600只,有力支持了野外种群的恢复与繁衍,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64只。亚洲象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近300头。藏羚羊保护等级已从“濒危”降为“近危”,种群数量由不足7.5万头增至30万头以上。朱鹮由最初仅剩7只增加到总数超过4000只。
除了统计数据上的变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效果也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最近几个月,一群“北游”的亚洲象获得全天候的保护,并引来中国网民的集体围观。人们爱开大象趣闻的背后,亦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
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8日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一段介绍被网友称为“贯口”。
“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惜濒危物种生存状况得以改善,荒漠猫、棕颈犀鸟等神秘动物的身影再次出现。东北虎进村,亚洲象北迁,鲸鱼又现大鹏湾。”
汪文斌称,在当今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自觉的行为规范。
图为6月4日在晋宁双河乡监测到的象群。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萌兽”带来的新烦恼
今年以来,诸如大象北移、东北虎进村、县城里又见“熊出没”,等等,在频上热搜的野生动物新闻中, 人们讨论最多的,除了欣喜又见“萌兽”,还有如何解决“人兽冲突”的困惑。
就当一路逛吃的象群“萌化”全国网友之际,云南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亚洲象北移,象群途经普洱、红河、玉溪进入昆明。截至2021年6月28日,相关保险公司已接到报案995件,预估损失636.63万元,已完成506.92万元的赔付,涉受损农户2803户次。
今年4月,野生东北虎“完达山1号”现身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再如,今年4月,发生在黑龙江密山的东北虎闯村伤人事件,也一度引发全国关注。
进村的老虎、大象都没有错,但是受伤受损的村民也确实无辜。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生态环境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人们密切关注着这些憨态可掬的动物的同时,也在学习着如何和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生态保护好了,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野生动物,不光是在乡村,现在很多城市也能经常发现野生动物的踪影,包括鸟类、松鼠等等,这是一件好事情。”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旬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希望通过野生动物保护,使大家能够理解野生动物既要跟人类和谐相处,同时我们也要给它提供更多的栖息环境。希望大家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给它们提供更多食物来源,让它们能自由自在生活在我们周边。(完)
点击进入专题: 新闻多看点 新闻热点精选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