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声) 坚决向低效繁琐会议说“不”

09.04.2015  11:47

  控制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强化会议精神的执行力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既是高校完善内部治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的体现之一,也是检验学校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有利于推动学校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十项规定,结合群众路线整改方案要求,精简会议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诚然,会议是学校日常运转最常见的工作方式。召开会议可以了解情况、征询意见、集思广益;也可以发现和分析问题,制定对策;还可以协调部门,整体推进重要工作。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落实手段千千万,开会只是其一,滥开会议、开低效会议不仅不可取,反而有害。不知何时,“开展工作靠会议、协调工作靠领导”的形式主义之风在校内盛行,低效繁琐的会议层出不穷,会议开始流于形式。有的部门,开展工作不去琢磨采取何种手段可以更好更快的落实,却在第一时间摆出开会的大阵仗,虽可让领导看到其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可在群策群力之后不见行动,只会给广大师生留下学校乐于开会、疲于落实的负面印象,师生反而会怨声载道,这样既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不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广大干部必需将“”字当头。各部门与其在本无必要的会议上浪费时间,倒不如将精力付诸行动,多调研、多思考,花力气将工作落到实处,让广大师生真正看到大家的“真抓实干”,才能充分肯定大家的努力与付出。

  “大道行简”。精简会议也要讲究方式和技巧,要做到既减少了会议次数又保证了学校事业的顺利推进。但若想真正解决会议频繁低效的乱象,还需从根本入手,从思想上根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须在全校树立讲整体、顾全局的观念,相互协调,真抓实干。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解决的问题,坚决不开会;必须通过会议来解决的问题,要说短话,开短会,务必提高会议的含金量;制定会议方案的落实监督政策,要充分体现广大干部崇尚实干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气魄;杜绝会议政策不落实或是打折落实现象,让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焕发出坚定的执行力。

 

责任编辑: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