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调查看改革| 打好三大攻坚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王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围绕完成年度攻坚任务,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在5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成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今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三大攻坚战也同样成为网民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防控金融风险守好百姓“钱袋子”
在今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金融监管”这一话题在排名上仅次于“收入分配”位居第二。金融监管成为热门话题,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题中之意,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于金融安全的迫切需要。
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国家态度明确——严厉打击。此外,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监管也成为今年国家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着力点。
防风险,关键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去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基本面好,政策工具多,完全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近几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脱贫攻坚一直排名前列,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等均成为公众关注的扶贫热词。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五年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精准,贵在务实。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越往后任务越艰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对于特定贫困群众和深度贫困地区,报告也进一步明确要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对于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报告明确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这些群体也要及时纳入帮扶。
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事关你我,事关美好生活新期待。正如报告中所说,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天蓝、地绿、水清环境就是民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环境。在今年的两会调查中,污染防治依旧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蓝天保卫战、河长制、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等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话题也成为网民关注的热词。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政策密集出台,民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对于河流污染防治问题,报告指出要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收费政策。对于公众关心的“洋垃圾”问题,国家态度明确——严禁“洋垃圾”入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千年大计事关你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