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探索"教学+扶贫+创新创业"模式支教大凉山

28.09.2016  16:17

 

     一场持续十八年的支教接力 

  9月9日,四川大学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学生社团换届仪式。该校第17届大学生支教团团长黄倩雯特地穿上彝族服饰,郑重地把团旗交到了新团员手中。此前,层层选拔出来的第18届支教团团员们已经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培训。 

  今年是四川大学建校120周年。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川大积淀形成了“振兴民族、献身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推出了一系列扎根祖国西部、践行社会责任、服务人民的有力举措。在黄倩雯看来,“川大大学生支教团就像接力跑一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弘扬着川大人的奉献精神”。 

   精准扶贫融入支教 

  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交界处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域之一。从1999年起,川大就选择这里作为学生支教地区。 

  与其他支教活动不同的是,川大支教团要求学生本科毕业后用一年时间进行支教,并保证正常授课10个月,且不占用当地学生寒暑假时间。支教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时任务,还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社会资源带到当地。 

  陈饶是川大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也是该校第17届支教团成员。他在凉山州美姑县城关小学支教期间,发现当地学生缺乏洗手、洗澡的习惯,且普遍饮用生水。于是,陈饶在学校发起了“洗手活动”,每天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督促、检查学生洗手,并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其中。现在,洗手、洗澡在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习惯。 

  10多年来,川大支教团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成为了学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前哨”。不久前,该校化学工程学院支教学生曹礼勇,在学校支持和帮助下,为当地修建了3座桥,以解决学生上学“行路难”的问题。“在不断总结和摸索中,川大支教已经形成了‘教学+扶贫+创新创业’的复合型模式。”支教团指导教师周若愚说。 

  捐资助教防止辍学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已经能识文断字,就把孩子带走了。”川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王彦钧在甘洛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支教,在他任教的班级里一学期少了6个学生。他常常和校长一起去学生家里做“劝返”工作,但收效甚微。 

  在支教期间,王彦钧对学生辍学现象调查后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随父母进城打工。这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基本稳定,而一到较高年级则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会减少一半;初高中升学率很低,且学生辍学现象在初高中各年级都很普遍。 

  同在甘洛县支教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戴丰芮讲了一个故事:他所在的班上有两姐妹,一个是全班第二名,另一个是全班第四名。有一天,姐妹二人都没有来上课,过了好几天也没有来。戴丰芮着急了,找到家里才知道,两人因为家里“花钱的人太多”,拿不出到学校的28块车费。 

  为了能保障家庭极端贫困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四川大学号召支教学生捐出自己的支教生活补贴,发起成立了“爱立方”公益基金。近年来,这个基金不仅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走出大山,去年还帮助不少村小翻修了校舍、添置了多媒体设备。 

   提高当地教学质量 

  戴丰芮还记得,自己刚到学校时,学生们上课时有的睡觉、有的说话,还有的在教室后面做俯卧撑。但一年时间,他便和学生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过去,当地教师教学手段普遍单一,多是‘照本宣科’,学生们又很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戴丰芮说,教学质量提不高,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在戴丰芮看来,当地学生其实很聪明,教师要学会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王彦钧班上的学生汉语水平很差,老师、学生互相“听不懂”。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王彦钧用了“复述”的办法,老师说话请学生复述,学生说话老师复述,一遍又一遍,直到复述正确。通过这样的“笨办法”,学生汉语水平进步明显。 

  在凉山各地,川大支教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中,为提高当地教学质量贡献智慧。每逢周末、节假日,甘洛民族中学的教室里都不会冷清,戴丰芮一般会利用这样的时间为当地教师讲解计算机知识,从制作教学PPT到录制微课,一年的支教时间里,当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