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带小户 村民携手奔富路

02.11.2015  16:29

□岳旭东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老乡!你家几口人?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10月29日,在南江县红光镇房龄村村民杨洪勋家,扶贫工作人员仔细询问着情况,并一五一十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今年70岁的杨洪勋,由于妻子患病,常年住院吃药,巨额的医药费让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走进他家,破旧的土坯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扶贫工作人员询问了他家生产生活情况及今后打算并留下联系方式,告诉杨洪勋:“今后有啥困难就跟我们联系,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为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房龄村制定了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对全村贫困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摸查出贫困人口275人。根据实际,扶贫工作队采取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医疗扶贫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引导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对所有贫困户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真正达到“贫困在册、脱贫出册。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确立了大户带小户,富裕户帮扶贫困户的实施方案。”村支书马青山告诉笔者,“你瞧!我们村里的种养大户魏仁发正与几个村民聊着产业发展状况呢!
    “我的7头黄羊马上就要出栏了,1万多斤大米也卖得差不多了。”贫困户们听着老魏的介绍个个羡慕不已,纷纷请教。马青山介绍说,魏仁发是村里的种养大户,村民口中的“致富达人”。只要贫困户来请教产业发展经验,他都不厌其烦为大家讲解。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产业发展已遍地开花。
    走进魏仁发的鱼塘养殖基地,只见几个村民正帮着他转移鱼苗。“我准备把这个田改建成正规鱼塘,这些鱼苗需暂时转移到这个塘里。”魏仁发说,他流转了18亩土地,投放了7000多尾鱼苗,发展稻田养鱼。今年6月28日南江县发生特大洪灾后,大半鱼苗被冲跑,损失惨重。县水产渔政局获悉后,将20万尾鱼苗送到村里,推广稻田养鱼200余亩。马书记告诉笔者,像魏仁发这样的种养户,村里比比皆是。原来家里一直很贫困的李雄外出打工回来后很想自己干一番事业,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后来在魏仁发的帮助下,老李养了20亩稻田鱼,600只鸡、13只黄羊,预计今年收入可达10万元。
    “我们围绕《县农业局产业扶贫专项方案》,以促进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为目标,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脱贫五年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同时,按照大力发展种养业和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的思路,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了贫困卡,将每年发展多少只小家禽,种植多少亩优质粮食,实现收入多少元全都写在贫困卡上,并通过产业发展逐步实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村支书马青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