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战役”构建“四大体系” 建设美丽四川

05.08.2016  08:05


  首次提出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将土壤防治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板块、整体推进积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将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日前,我省正式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决定》中提出了哪些新举措、新思路?记者邀请参与《决定》起草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权威解读。

  A

  当务之急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一大行动、三大战役”,让绿色发展成果可感可触

  增添绿色:去行政化、科学化贯穿始终

  当务之急,这是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对《决定》提出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的直接感受。这源于四川现状——虽然自然生态整体好转,但局部脆弱状况依然存在,边绿化、边破坏情况时有发生,人均绿地资源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国土绿化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包建华表示,由于行政区划分割,本应整体推进的绿化工作,只能分由各区域自行推进。这往往导致相关工作不成体系,极大降低了造林或保护成效。

  包建华认为,《决定》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举:“去行政化”。“就是要打通行政区划藩篱,根据自然环境客观需要来协同开展工作。”这一理念贯穿在《决定》提出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的各项举措中——

  推进身边增绿,《决定》首次提出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包建华表示,森林城市群是按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物种等相似性划分,内部各方共建共享,并在防火防病虫害等方面实现联防。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有效整合。“相关工作将和陕西、甘肃等地共同推进。这将为其他跨区域珍稀物种保护提供借鉴。

  加强水生态保护,《决定》提出以小流域而非行政区划为单元,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科学化,是《决定》关于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的另一关键词。《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林地立体复合经营。“保护”和“利用”放在一起。“这是一种更科学的态度。保护森林不是一棵树不砍,而是科学地砍,越砍越好。”包建华表示,通过疏伐等方式使树密度不至太大,有利于树采光、汲取营养,使森林更“健康”。

   减少污染:目标更“严苛”、整治更系统

  如何能让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决定》提出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并给出明确目标。在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些目标要求非常“严苛”——

  和自身比,《决定》要求到2020年,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000万吨/日,而截至去年底,我省这一数字约为700万吨/日;

  和全国比,《决定》提出到2020年,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而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即可,“这是取最高标准进行治理。

  对目标要求更“严苛”,对整治要求则更系统。

  从整体看,《决定》首次将土壤防治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板块整体推进。“以前都是各地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对土壤污染治理的全盘思考和应对。”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导致过去土壤污染问题难以根治。《决定》提出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具体细分为12项工程,基本囊括我省目前各类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从局部看,对于水污染,传统视角仅关注严重污染水体整治,而此次《决定》还明确要实施良好水体保护,不仅管“整治”,也管“保护”,以巩固整治成果;对于土壤污染,《决定》将过去仅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开展的试点,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土地、危险固体废物堆场等,变为在全省整体系统推进。

  B

  长远之计

  着眼长远构建“四大体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驾护航

  奠定新格局:绿色发展理念“全域拓展

  相对问题导向的“增绿”“减污”,构建四大体系则着眼长远。在省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看来,其中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将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全域拓展”,奠定适合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新格局。

  就产业而言,“全域”指的是“全部领域”。这意味着不仅聚焦绿色产业,也强调转变其他产业的生产方式,关注生产过程是否绿色。《决定》明确了针对一二三产业提高绿色发展水平的“抓手”,就工业特别提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生产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

  就城乡而言,“全域”指的是“全部区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介绍,十八大以来我省从城市规划理念到城镇建设等,都按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绿色低碳、传承历史”理念,在部分地区进行了率先探索。而《决定》从省委层面将这些做法确定下来,约束性、权威性更强,使探索经验实现由“”向“”的推广。

  绿色发展理念要引向深入,本土优势则要大步走出。

  做大做强绿色低碳产业,《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省经信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彭文胜介绍,我省已提交相关创建方案。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同时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天然气化工产业设计等在全国优势明显。彭文胜认为,示范省创建有助于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明确“双保险”:显形和隐形的手同时发力

  《决定》提出构建的四大体系中,绿色发展空间体系、绿色发展制度体系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为绿色发展实现提供了“双保险”。

  权威部门解读《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看得见的手”来自政府,直指核心问题——规划与考核。规划关键在落实。《决定》明确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作出相应部署。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朱明仓认为,从省委层面强调规划落实,将进一步强化其强制性和权威性。

  政绩考核是“指挥棒”。《决定》明确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的考核,增加绿色发展相关考核的指标。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处长曾义平认为,考核指标的转变,是我省向绿色发展转型的最好“风向标”。“看不见的手”来自市场。《决定》明确,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曾义平介绍,根据相关部门测算,“十三五”期间我省仅水、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需求就超过7000亿元。“仅依靠政府专项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向市场借力。

  为此,《决定》明确了多种促进发挥市场作用的创新举措:首次明确提出将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把各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统筹到一起成立一只绿色基金,通过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曾义平说。同时,《决定》提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朱明仓表示,对森林、山岭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让自然资源资产实现市场化配置成为可能。(记者 熊筱伟 吴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