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但期货市场还存在争议,对市场认识不一也导致走势的背离。
据生意社价格监测,5月18日-5月22日,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15种,集中在农副板块共4种和化工板块共3种,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尿素涨2.14%、WTI原油涨1.73%、PVC涨1.49%。其中,环比下降的商品共37种,集中在能源和有色,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板块;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纯苯跌7.23%、PP(拉丝)跌6.71%、乙二醇跌6.63%。
自前周大宗商品市场开始转向后,上周市场继续下探。首先,下跌商品比例扩大,生意社58大宗榜数据显示,在监测的58个商品中,25.86%上涨,63.79%下跌,下跌商品数量上周再增加近一成;其次,商品均跌幅加深,上周均跌幅为1.12%,跌幅超过3%的商品增加至8个,市场仍呈现“绿肥红瘦”的局面。
榜单显示,前周回调主力军仍集中在有机化工品和塑料产品,且这些商品上周回调幅度加大,跌幅榜冠军仍是纯苯,纯苯前周跌5.60%,上周跌幅扩大至7.23%;乙二醇上周跌幅也扩大至6.63%;聚合MDI也继续回调。塑料产品除PVC涨1.49%继续反弹外,PP(拉丝)、LLDPE、PET,甚至包括橡胶品种诸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1502)也继续走低。化工、橡塑市场4月份因涨幅过高,积累的泡沫也正在被挤出。
此外,上周另一关注点就是能源板块结束了一个多月以来的“油强煤弱”局面。上周除WTI原油涨1.73%外,其他商品纷纷回落,燃料油跌2.40%、柴油跌1.60%、汽油跌1.25%,成为能源板块中跌幅榜的前三甲,取代了之前一直盘踞跌幅榜前列的煤炭类商品位置,动力煤、炼焦煤、焦炭上周跌幅收缩。
除了大部分商品走势改变外,同一板块间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在,且分化的商品也“易位”。之前,化工板块呈现有机强无机弱的局面,现在彻底反转,在以纯苯为代表的有机化工品转向后,无机商品如尿素、烧碱、钛白粉纷纷走强,尿素甚至一度攀升至涨幅榜首位。这一现象在橡塑、纺织等板块也同样存在,PVC一骑绝尘;PP却跌跌不休;PTA(华东)跌4.11%,跌幅继续加深;皮棉(3级内地)涨0.11%,获得翻身。
生意社数据对比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各板块中分化较为严重的商品都是近期与现期走势相背离的,如甲醇、动力煤、PVC等。5月中旬,甲醇期现货走势相背离,甲醇期货1509合约前周跌10元/吨,而在同一时间,国内甲醇现货却上涨1.04%。截至上周四,动力煤主力1509合约上涨约1%,现货则下跌0.48%;PVC主力合约跌幅约2%,而现货则上涨1.49%。
生意社总编、首席分析师刘心田指出,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但期货市场还存在争议,对市场认识不一也导致走势的背离。这种背离后期将会淡化,随着现货市场走势的更加明朗,期现背离的矛盾将不再集中,后市期货市场将跟随现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
刘心田还指出,5月的大宗商品市场已然“变天”。导致变天的因素有三点:首先,始自3月中旬的原油牛市已告一段落(WTI自3月18日的42美元一路攀升,至5月6日触及62.58美元的盘中高位,创出年内新高,其后开始整理行情),3、4月大宗商品市场最主要的上涨引擎开始熄火,大宗商品市场缺少龙头指引,整体开始降温。其次,自2月初大宗商品开始上涨,迄今已上涨超过3个月,商品平均上涨幅度接近5%,触底反弹幅度过高,已滋生泡沫,有回调整理的需要。第三,3、4月份的传统旺季已过,5月系淡季,前期行情上涨刺激的新增供应与淡季的较弱需求形成较尖锐的矛盾,此前的供需相对平衡格局已被破坏,商品市场的环境变差。
刘心田预期,大宗商品自此迎来今年下跌第二浪的可能性较大(第一浪为1月份,BPI单月暴跌4%;第二浪表现将有别于第一浪,鉴于5、6、7、8月均系淡季,故第二浪或连跌4月,最早7月有转机),整体下跌幅度或在5-10%,基本上会蚕食掉2、3、4月涨幅,并确立新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