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第五次“两代会”第二次分团会议召开

29.10.2014  20:00

  10月29日上午,我校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两代会”)分团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各分会场分别召开。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旨在审议《四川师范大学章程(试行)》(以下简称《章程》)、《四川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以下简称《意见》)、《第四届工会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学校福利经费使用报告与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报告,以及对《四川师范大学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进行讨论。

  讨论会的第二阶段,各代表团主要酝酿了第五届工会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并对第五届工会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选举办法(草案)进行了讨论。

  第一代表团:实事求是  坚定不移 

  第一代表团31名代表继续在政治教育学院会议室召开分团讨论会。会议由召集人柏成华、蔡纪忠主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章程》和《意见》等重要文件充分展示了学校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在行文措辞、突出特色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代表们针对校内信息化建设,建议要加强职能部门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加快学院网站信息更新和互动性建设,从而加强学校管理运行透明化、民主化,加强教学办公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要加强校地结合,严格管理校园交通,倡导教职工自觉维护校园安全,坚决抵制不规范行为,积极发现安全隐患。

  代表们还认为要进一步细化民生问题,希望学校积极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难、“小升中”压力等问题。

  (成飞    邓希雯  供稿)

  第二代表团:推进改革    完善机制 

  第二代表团在第二办公区314会议室进行了第二次分团讨论。副校长祁晓玲参加了讨论。会议由召集人杜伟、任茜主持。   

  祁晓玲指出,依法治校,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章程》是我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也是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校将采纳科学合理的建议,并将深化改革做到实处。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两委会的职能,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全心全意为广大实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与会代表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改革;建议通过制度建设,协调各职能部门、教育单位的关系;建议加大章程内容征求意见的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与会代表建议加大经费投入、严把入口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校内教师的培养、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广泛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与会代表还建议学校进一步关心民生问题。

  与会代表希望各单位坚持学校长期以来民主管理的优良传统,坚持精细化管理;对研究生导师强化考核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建议学校加强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同时,部分代表建议对大会材料进行核实和修改完善。

  (刘平 单正超 供稿)

  第三代表团:以生为本  依法治校

  第三代表团在七教A区六楼会议室进行了第二次分团讨论。与会代表围绕《章程》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校党委书记高林远,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唐尚朴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召集人杨渝君、向茂甫主持。

  高林远在分团讨论会上强调,依法治校必须以中央精神为依托,通过制度和机制来体现本质,全面深化,民主管理,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推陈出新上。他指出,学校深化改革实施意见要落到实处,“以生为本”要科学、要有依据,学校的本质是育人,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治学的根基,教育是一种长远事业,而不是一种谋生手段。

  唐尚朴在发言中指出,《章程》、《意见》两个文件是本次分团会议的重中之重,会议不仅要总结过去存在的问题,还要着眼未来,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积极汇聚全体教职工的智慧来谋划未来五年学校的发展策略。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必须提上日程,探寻具体方案;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逐步迈入国际化,与时俱进,同世界接轨。

  与会代表们认为,学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找准定位,从根本体现学校的治学作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瓶颈,要摒弃弊端,必须及时关注学校“师生比”,严密协调专任教师、管理干部和工勤人员之间的比例以及需要加强对新兴学科和艺体类学科教师队伍质量的管理。

  与会代表建议,要科学发展、依法治校,可以从“三song”做起,即“送温暖、颂师德、诵党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对于艺体类教学单位,可以考虑聘请已退休老艺术家或在职人员为学生授课,通过师资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强化师资队伍的目的。

  (何美  余世忠  供稿)

  第四代表团:    扫清障碍谋发展    优化体制促进步

  第四代表团第二次分团讨论会继续在后勤集团会议室进行。讨论由召集人赵光恩、郭英主持。

  与会代表认真审议了《章程》与《意见》。大家一致认为两个文件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了学校上一个五年的发展,在随后的讨论中,与会代表提出了一系列意见与建议。

  代表们认为,学校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环境整治,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应适当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新校区体育场所的管理和利用。要建设有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应合理计算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课时,并增加对教师教学工作室的投入。要关注校园环境问题,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最后,代表团就大会决议草案进行了讨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名川    李建平  供稿)

  第五代表团:积极建言献策,共创美好明天

 

  第五代表团第二次分团会议在狮子山校区师培中心举行。党委副书记王万民参与会议讨论,分团正式代表与列席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召集人马川冬、王冲主持。

  王万民向分团代表简要说明了学校《章程》以及《意见》的制定过程。他指出,《章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提交此次大会的第9稿实属不易。他还强调,此次大会的各项报告关系着学校未来的发展变革,学校高度重视“两代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与会代表围绕大会精神,以师大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建言献策,共创美好明天。

  与会代表对《章程》进行了审议,对其中章节的顺序与措辞提出了修改意见。与会代表还对《意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指出:应对各职能部门科学管理;鼓励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深入落实教师考核的分类管理;对科研成果不仅保“量”,更要保“质”。代表们还就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陈禹名    温沙沙  供稿)

  第六代表团: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

  第六代表团在九教五楼会议室召开第二次分团会议,继续讨论了校长工作报告,并对《章程》和《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校长丁任重参加讨论。会议由召集人康胜、李旭主持。

  丁任重认真听取和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表示学校下一步将加强调研,广泛听取和采纳教职员工的意见,依法治校,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与会代表针对《章程》中关于学院院务会议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代表们认为,要进一步细化学院院务会议议事规则,明确基层党委的职责,确保党委的监督作用。建议完善配套细则,制定详细的学术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职责。与会代表指出,要科学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在学科建设与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民生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对《章程》和《意见》的相关条款进行了探讨。

  (谭英雄  岳菊  供稿)

  第七代表团: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创新驱动稳健发展

  第七代表团在狮子山校区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第二次分团讨论。副校长谢名春参加讨论。会议由召集人万英、袁耀林主持。

  谢名春希望与会代表,尤其是青年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积极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共同努力。谢名春指出,学校应重视并加大我校学生国际学术研修、中外合作项目等的交流力度。另外,他还对学校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人员疏散措施以及校内学生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上,与会代表就《章程》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建议《章程》在表述和措辞方面更加清晰明确,并对办学目标的设定及校训、校风、学风的宣传标语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校园交通问题的处理上,代表们建议加快处理进程;建议学校着力加强学生培养方面的工作,对现有资源合理安排,优先考虑基础学科。与会代表还希望学校在教职员工的健康问题与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能够更加关注;建议用实际举措鼓励教师科研创新。

  (曹艺  朱勇  供稿)

  特邀嘉宾团:依法治校    持续推进学校长远发展 

  特邀嘉宾团在七教A区四楼会议室召开了第二次分团讨论会议,围绕《章程》等提出意见与建议,并就学科建设、办学资源、教职工福利保障等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深入探讨。校党委书记周介铭参与了讨论。会议由召集人唐志成、王芳贵主持。

与会代表认为,要强调依法治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明确学校教育方针和教学质量的衡量指标;希望学校关注离退休教职工生活、在职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居住条件等民生问题;科学完善现有工作量计算制度,合理分配资源。

  周介铭在代表们发言后表示,大家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部分问题学校已经纳入了考虑范围,其他问题学校也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游雪    潘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