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四川农大学生走进农村电商 保鲜问题亟待解决
因地发展农产品,开展“电商”新模式
大坪村电子商务事务负责人雷红女士告诉队员:“现在大坪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主要依托的是当地农产品,这也是大多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年产量达700多吨的“牛尾笋”与拥有国家地理标志的琵琶茶是该村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主要商品。
“由于地理环境,我们农产品有机无污染,这使我们现在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供不应求。”结合自身情况,该村开展了“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成熟后,合作社代表农民与公司接洽,公司将产品再加工后,进行线上线下销售。这种模式使农户种植的农产品销路稳定,且摆脱了繁琐的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为了保障农户利益,我们还为每个农户种植的牛尾笋买了保险”,雷红补充道。
基础设施双建设,政策企业共帮扶
雷红强调:“我们村正在着手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是实现WiFi全村覆盖;另一方面是在村上建起两个实体店。方案已经确立、资金已经到位,预计两个月之内就会实现。”为了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土鸡、牛尾笋等农产品,大坪村还购入了真空机等粗加工设备。
据村负责人介绍:“大坪村能实现稳步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成都地铁、成都检察院等公司、机构的对口帮扶。”政府对该村的电商发展实行奖拨机制,现已投入了20万资金;成都检察院、成都地铁进行视频宣传,将该村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负责人感激地说道:“良好的品牌效应会促进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而村内村民电商意识的转变,是该村自上而下的宣传鼓励农村电商的结果,村委会专门组建了一个村民们的微信群,征询意见、联络感情,现在大部分农户对发展电商的积极性都很高。
队员来到农户家中做问卷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婉琳 提供
重重困难在前头,前路漫漫须勉励
位于700多米海拔高度的大坪村,物流运输成了该村电商发展的重大阻力。一位接受采访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除了京东会送货上门外,其他快递都需要我们到镇上自取。”同时,产品本身的局限也带来了困难,以农产品为主的电商市场,保鲜问题仍亟待解决。
负责人雷红说:“土鸡、鲜笋这些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失去原本的风味,这也是我们村电商大门还没完全打开,产品往往只能销往近郊的重要原因。”当被问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雷红回答:“作为第一批试点村,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天然旅游资源带来的固定游客量、风味绝佳的特有农产品和作为第一批电商试点村的帮扶政策都将保障我们村电商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其他更发达乡村的成功案例,摸索出自己的发展优势。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困难。”
调研最后,队员们顶着烈日穿梭于村子中,来到了农户们家中,进行问卷调查,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户个人对电商的态度。队长杨西茂总结道:“大坪村实践点电商发展状况良好,但还在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而这也恰恰是现在大部分农村电商的现状,总结该村的经验可以帮助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电商开展。”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