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大学生村干部扶贫攻坚当“先锋”

10.09.2015  10:07

  8月31日,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29岁的大学生村支书王定超看着村里新发展的200余亩猕猴桃即将上市,不禁喜上心头。从大学生村干部到村党支部书记,2年时间的驻村工作,让这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村支书肤色黑了不少,同时也成熟干练了不少。

  岐山村与雅安市名山县接壤,山高路远,是省定贫困村。2013年,雅安“4·20”地震后,王定超一周之内遍访了全村260户群众,逐一核实灾情。因为实干,她被全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村党支部换届时,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年多时间,“小书记”交出“大考卷”:建成300多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活动阵地、2个山坪塘、9个蓄水池,养殖高山生态山羊600余只,引进回乡创业能人种植红心猕猴桃200亩,发展核桃200余亩;修通岐山到名山县车岭镇茶叶交易市场一公里水泥路,岐山村村民仅新茶一项,每年就能实现增收20余万元。一个过去以茶叶为主要收入的高山村产业结构调整多点开花,渐成规模,村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这个大学生女娃娃,我们还真没有选错!”79岁的老党员杨仕云庆幸自己选好了带领岐山村脱贫致富的“当家人”。

  在张场镇,有4名像王定超一样的大学生村干部通过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他们沉下村去抓发展,成为带着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当家人”。而在丹棱县,已经有32名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全职在村。“干劲大、闯劲足,抓发展有思路,干工作有办法,大学生村干部到村担任‘一把手’,群众致富更有希望。”张场镇党委书记顾建峰这样评价。

  近年来,丹棱县为破解村干部文化程度低、年龄大、“守摊思想重”、抓发展进取意识弱等难题,大胆开展大学生村干部直接到村工作,与本地土生土长“老同志”同台竞选,7名接地气、肯干事、有点子、群众基础好的大学生村干部赢得村民的信任,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20人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让有知识、有文化、肯干事的大学生村干部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一是促进村级干部队伍转型升级,二是给大学生村干部搭建干事平台。”丹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枫表示。张场镇文武村过去班子不团结、村干部懒散不理事,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群众意见大,是信访的老大难村。大学生村干部罗成波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融入群众听意见,一门心思抓发展,铆足干劲,带领全村群众立足丘区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发展生猪3150头、山羊1050只,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养鸡20万只,同时引种清见200多亩。如今,全村产业发展稳步前行,为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村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也理顺了群众怨气,和谐了干群关系。“我们老百姓就需要有发展意识、有带动致富能力的村干部。”文武村2组群众说。

  既搭舞台压担子,又帮“充电”教经验。近两年,丹棱县委组织部先后选派大学生村干部109人次参加省市委组织部门专题培训、四川农业大学产业发展培训等,帮助提升履职能力和产业带富能力。县委组织部还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直接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干部,通过“手把手”教群众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村干部跟群众“说得上话”、“打得拢堆”,同时积极指导涉农项目资金的协调争取,帮助推进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学生村干部不仅下得去、待得住,实践证明更干得好,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攻坚战中打了‘头阵’,当了‘先锋’。”王枫说。这些大学生村支书则一致表示,过去是助理,现在是“当家人”,干好工作,致富一方群众是职责所在,理所应当,今后将倍加努力,不辱使命。(来源:眉山日报魏勇 记者 邱文清 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