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准备度研究报告白皮书》22日成都首发

23.10.2014  18:30

    “大一学生就业准备度明显高于大四”“相比重本大学学生,HR更青睐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男生就业准备度明显高于女生”……这些结论出自由人社部授权中智公司完成的最新科研项目《大学生就业准备度研究报告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昨(22)日,这项以全国71所高校、2665名学生以及61所高校104位就业指导教师为调查范围的《白皮书》在成都举办的“创新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上首发。

    中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磊认为,在个人就业准备中,大学生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和提高专业成绩等方式来完善自我能力素质。同时,通过参加学生组织或社团活动等方式来完善自我个性品质。“高校如果不能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服务,单凭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努力是难以全面改善其就业准备状况的。”中智公司人才评鉴与发展中心首席专家彭平根指出,高校就业指导的定位应当是如何帮助学生缩短转型的时间和快速提升就业能力。(记者 杨晓蓓)

     大学生就业准备

    大学生为了增加“获得满意度较高、竞争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接近程度”而进行的心理、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准备。

     四成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准备平均值为56%,为“一般”水平状态

    仅不足四成的大学生就业准备度达到“良好”水平

    41.54%的大学生就业准备度处于“警惕”水平

    6成多学生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

    大学生就业选择因素

    收入与待遇

    个人发展平台

    单位声誉与社会地位

    生存和发展压力

    大学生选择“二三线城市” 66.75%

    大学生选择坚守或奔向“北上广” 24.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