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教授建议:学习国外技术 用“地沟油”发电

23.10.2014  16:15

    昨(22)日,第二届“中欧现代高科技农业专题对接会暨中德食品安全动植物保护研讨会”(以下简称“对接会”)在成都举办,来自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欧盟项目创新中心、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数十位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论道现代农业的现状和未来。其中,食品安全与现代农业成为热议话题。

     热议食品安全

    要解决好“地沟油”难题

    为什么会有“地沟油事件”发生?成都大学教授王卫表示这与城市餐厨垃圾增多和处理技术滞后有关,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威胁。成都市餐厨垃圾产量调查显示,2014年成都餐饮业日产垃圾1333.51吨,居民日产垃圾4589.00吨,总日产量为5922.51吨,总年产量为2162千吨。这个数据,在2020年将分别达到1764.92吨、5480吨、7244.92吨和2644千吨。

    “现代科技手段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地沟油难题。”王卫表示,可以学习欧盟国家较为健全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和先进的处理技术,学习正在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应用的高温等离子电弧汽化发电技术等,“‘北京模式’ 以厌氧消化技术和微生物资源循环结合的处理工艺;‘上海模式’采用外加特殊菌种的动态好氧消化,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帮我们保障食品安全。”

     现代农业趋势

    融合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

    中国冷链委副秘书长李胜说:“现代农业融合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是趋势。” 农产品冷链物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当下的行业和投资的关注热点,二是当前中国冷链物流的流通率并不高,增长空间很大。

    李胜认为,未来农产品的趋势是从农户直接到消费者,以及从农场直接到电商,冷链市场非常大。他介绍,2013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为649亿,同比增长18%,预计2014年是841亿元。2013年,果蔬的冷链需求,物流总额为1.6万亿,较2012年增长14%,预计2014年会达到1.8万亿,2015年会达到2.1万亿。2013年,水产品的冷链物流总额9714.6亿,预计2014年与之相当。

    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由此可见,现代农业与电子商务结合,形成的冷链物流业潜力巨大,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记者 叶燕 实习生 郑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