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专版聚焦川大百廿校庆:四川大学 以经世胸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4.09.2016  00:07
《大公报》专版聚焦川大百廿校庆:四川大学 以经世胸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来源: www.scude.cc
        9月23日,《大公报》专版聚焦川大百廿校庆,刊发了《四川大学 以经世胸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庆特别报道,集中展现了四川大学在百廿年的厚重积淀中形成的“涵乾纳坤”的气象境界、“合而能融”的血脉基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学精神以及“振兴民族,报效祖国”的经世胸怀。
       
        全版如下:
       
        “”越风云三世纪 “”容天下两甲子
       
        四川大学 以经世胸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9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启动暨四川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将在成都隆重举行。站在这一关键时点回溯历史长河,历经堂院同归、“三水”汇流、“三强”合一的四川大学,在百廿年的厚重积淀中,以涵乾纳坤之气象境界、合而能融之血脉基因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大学精神、“振兴民族、报效祖国”之经世胸怀,在中国西部开拓了一方教育沃土,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大步迈进
       
        涵乾纳坤 合而能融
       
          重温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704年创办、由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发展而来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兴建的四川传统教育转型代表——尊经书院。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四川总督、后任清军机大臣的鹿传霖创办,倡导学习“西文西艺”的四川中西学堂,则以四川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正式开启了四川大学的百廿历史进程。
       
          1902年,四川中西学堂与尊经书院奉诏合并组建四川通省大学堂,并改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次年锦江书院正式并入,堂院同归,四川大学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三强合并”。
       
          此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几经整合重组改名,为建设国立四川大学奠定了良好基础。1931 年 11 月 9 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国内13所国立大学之一,此即四川大学的第二次“三强合并”。
       
          与此同时,20 世纪初兴建的、以华西协合大学为标志的西式教会大学,亦成为今日四川大学的另一历史组成部分,并开创了四川大学历史上最早的国际化办学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四川大学和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先后更名,同步进入院系调整时期:四川大学从过去包括文、理、法、工、农、师范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调整为文理科综合大学;华西大学由过去的综合性大学调整为新型的多专业医药院校,于1953年10月6日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四川大学工学院则于1954年8月独立组建为成都工学院,并于同年11月与1952年建立的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合并,仍定名“成都工学院”,成为新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而组建的新型大学代表之一。直至改革开放后,三大源流几经整合重组,初步形成了原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三强并立”之态势。
       
          1994年,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开启中国高等学校新时期强强合并的先河;2000年9月29日,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再度融合。这先后两次“强强合并”,成为四川大学历史上的第三次“三强合并”。
       
          至此,历经十数次整合重组、十数次改弦易张,四川大学结束了百年来的整合重组,文理工医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并逐步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府之一。
       
        海纳百川 经世报国
       
          四川大学的发展就是一段“海纳百川”的历程。百廿年来,四川大学数次分支、几经汇流,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人才等综合优势,肩负起了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 为国为民的“经世报国”之路。
       
          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和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曾执掌川大;历史学家徐中舒、蒙文通,文学家李劼人、卞之琳,美学家朱光潜,“红学”家周汝昌,翻译家罗念生,国学大师钱穆、陈寅恪、吴宓,物理学家吴大猷,生物学家童第周、方文培,“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魏时珍,“龙学泰斗”杨明照等先贤鸿儒曾在川大传道授业;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国家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人民作家”巴金是四川大学优秀学生的代表;以王右木、恽代英、江竹筠(江姐)等为代表的60多位民主革命英烈,以及近 100 名两院院士或四川文化名人曾在川大学习、生活和工作……百廿年来,四川大学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栋梁、学术大师和兴业精英。
       
          从四川乃至西南宣传维新变法的新阵地,到四川“保路运动”中最为活跃的中坚力量,从抗日战争中“全国仅存之完整的最高学府”和抗战大后方教育文化中心之一,到今天肩负培养“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重任的人才高地……四川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守着济世治民的使命自觉,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阐释大学文化精神时如是说,学之大,在于文化和精神。走过百廿年的四川大学,与祖国共沐风雨,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走在了中国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列,始终坚持“勇立潮头、植根人民、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弘扬“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的文化精神。如今的川大坚持扎根西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实现特色发展和高端国际化发展,并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懈奋进。
       
          事实上,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楫前行的历程中,四川大学以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未来的高远视野谋求长远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全球首家“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努力建设国内第一个高水平、全球化、多学科、宽领域的灾害危机处理的科研及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国际组织、国际社会培养灾害危机应对与管理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2012年,四川大学便开始筹建世界第一个以实体载体促进人文与科技融合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使艺术想象力与科学创造力汇聚、融合、碰撞,打造面向全校、全社会和全世界的开放互动平台,致力于培养“乔布斯”式创新人才。
       
          同样在2012年,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创“实践与国际课程周”,每年6-7月邀请牛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上百位一流大师来校开设全英文课程,开办主题丰富、特色鲜明的“国际交流营”,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近千名留学生与川大学子交流互动。截至目前,已有逾400名外籍知名教授在川大开设了近1300门各类短期实践类课程和全英文课程,逾7万名川大学子受益。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四川大学于2015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从课程、教师、课堂、素养、平台、管理和激励机制、环境条件建设等六大方面提出18条创新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2016年,川大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高校。
       
          此外,四川大学还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相继入选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及首批“全国高校试点学院改革计划”……
       
          作为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输送基地,四川大学构建完善了“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三大类”人才培养、“两阶段”教育和“三大类”课程体系以及若干项支撑计划为抓手,全面实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和自由全面发展教育“齐头并进”。
       
          李克强总理今年4月考察四川大学时,“点赞”川大为西部培养了高水平人才。据统计,四川大学每年在四川省和西部地区的招生比例分别约为20%和50%,而毕业生留在四川和西部就业的比例则达到了48%和60%,切实为西部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践行川大精神、履行川大使命的过程中,四川大学也实现了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和自身内涵的日益升华,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根基。今天的四川大学,学校科研经费近20亿元,国家级研究基地增长到13个,院士人数达到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高达80人,英美科学院院士等高端外籍教师达到70多人。2015年四川大学在国内各类大学排行榜中上升到10位左右,在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全球高校第242位,在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第115位。截至2016年7月,四川大学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的学科达到13个、并列全国高校第10位。
       
        扎根西部 服务国家
       
          作为地处“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桥头堡的西部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还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探索中,时刻弘扬和践行着川大精神。长期以来,四川大学扎根西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难题进行攻艰、围绕西部地区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克难;充分发挥“国字号”重点实验室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雄厚科研力量,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如果过去的学术研究是在‘天上’讨论,今天则标志着产业化落地了。”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张兴栋教授在成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示范园落户成都高新区的签约仪式上所说,通过近30年研究走到国际生物医学材料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即将开始在四川开展完整生态产业链打造。
       
          “协议简单、路途遥远”。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表示,该示范园不走“买专利、买成果”的路子,而是将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进行再研发和转化。四川大学在打造示范园的过程中,将借鉴麻省理工、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探索建设专职研发转化人员队伍,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
       
          
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