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举行茅以升教育思想研讨会

13.01.2016  13:25

1月12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犀浦校区召开。本次茅以升教育思想研讨会是纪念茅以升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香港浸会大学通识教育专家Hoshmand教授,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教授、学校通识教育委员会委员詹海云,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副校长、茅以升院院长冯晓云,党委常委、书记助理沈火明,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冯晓云主持。

 

研讨会上,徐飞作了题为《传承茅以升教育思想 培养五有交大人》的报告。报告中,徐飞谈道,茅以升先生与西南交通大学渊源深厚,同龄同辉、一生相系,为母校赢得了“竢实扬华”的尊荣和“东方康奈尔”的美誉。他先后四次出任母校校长,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执掌交大的4年间,倾其所有延续交大薪火,力挽学校于危难之中,使交大得以历经十余次辗转,重回唐山而弦歌不辍。

他认为,茅老一生致力于授业育人和教育改革,对高等工程教育极为重视,而最为人称道的当属“习而学”的教育理念。茅老对“”与“”思考深刻,反映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有鉴于此,学校“四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强调知识“探究”而非知识“传授”,正是为了推动这种理念的教育实践。同时,作为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先生并不因关注工程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教育。

徐飞说,在这个求变革求创新的时代,教育不是简单的承袭前苏联的专才教育和美国的通才教育,而是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做出诸多努力,在以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协同推进“五课堂”。“五课堂”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其主要目标是构建四维一体的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核心要素是“五课堂”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本方法是建立“五课堂”全面深度融合协同、体现培养全过程的培养体系。二、倡导跨学科教育。学校在茅以升学院先行试点跨学科教育,通过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跨学科教学团队,打造跨学科教育平台。跨学科教育中,学习超越了简单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培养将不再是空洞口号,老师们将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这种经历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探索书院制育人。通过书院这个载体,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砥砺畅通无阻,将追求学问、培养品德的过程融入到学生成长的点滴之中,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温暖、期望和归属感的关爱和睦气氛里学习生活。书院的宗旨是培养“五有”交大人,并为全校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书院制探索做出示范。

教务处处长、茅以升学院常务副院长郝莉教授对唐臣书院的院情进行了介绍。郝莉首先介绍了茅以升学院的历史沿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致力于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工班”到2003年西南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了“茅以升班”;2010年,由经过层层考核筛选出的优秀本科学生组成了茅以升学院;2015年,天佑斋21栋被确定为茅以升学院书院楼,并于2016年1月12日举行了“茅以升教育思想研讨会暨西南交通大学唐臣书院揭牌仪式”。

茅以升学院与唐臣书院具有“精英化”、“贯通化”、“养成化”、“个性化”、“跨学科”、“荣誉学院”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形成具有西南交大特色的致力于“全人教育”的“学院+书院”联合培养体,培养“五有”交大人。其中“学院+书院”文化主要由学生学习成长档案、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导师团队、驻院教授团队、跨学科教师团队、学生服务支持中心组成。在简单介绍了五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后,郝莉谈道:“五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郝莉说,唐臣书院旨在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与通识教育,与各个学院之间是一种合作、提升、共融、创新的关系。唐臣书院主要包含茅以升精神,师生、生生、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经典阅读,养成教育四种元素,主要由环境文化、老师、学生三个部分组成。最后,郝莉谈道,茅以升学院和唐臣书院的联合培养体现的最高宗旨是为了不断探寻出具有西南交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Hoshmand以《在全人培养中通识教育的角色》为题作了报告。他用自身的学习经历阐述了通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全面学习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创新型人才。Hoshmand介绍了香港浸会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香港浸会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旨在通过传授可转移技能推动“全人”教育,让学生学习社会、历史等多维度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帮助学生找到能最大限度发挥自我才能的职业规划。香港浸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一共有38个学分,其中26学分为核心必修课,12学分为分类选修课。这些通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自己专业之外且感兴趣的知识,使学生“”且“”。他还谈到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学分占到了整体学分的25%。这些通识教育课程旨在为学生融入快速发展社会而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审美模式,让学生在学术成才、道德成人。

中国著名管理专家、学校书院教授李泽尧作了题为《ABC教学法——工业时代4.0的学习模式》报告。他谈道,“ABC教学法”是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得出的,A表示问题的导向与需求的提出,B表示广义开源及元器件基础,C表示积木式解决方案拟定,“ABC教学法”让教育得以直接针对实际应用和能力提升,而工业4.0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整合所学知识。他提出了一种创新式教学模式,即从以往的知识导向模式变成问题导向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老师应该从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出发,让教育方向不再盲目,而是具有实际的针对性,实现高效教学和学以致用。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牢记所学的技能及知识,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增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他提出,我们不应该仅从原理上进行教学,而是运用学习型组织,即站在巨人的肩上学习,学会运用技能与知识才是高效率的教学。

詹海云教授作了题为《大学书院制下西南交通大学的发展走向刍议》报告。他介绍道,西方的学院制发展主要经历了英国“学院制”模式(牛津、剑桥)、德国“大学”模式(欧洲大学、柏林大学)以及美国模式(哈佛、耶鲁)等三种模式,而中国的书院制则是从最开始的“官学”到后来的“私学”。随后,他对比了西方和中国的教育理念——西方办学理念主要旨在培养出具有高雅、高贵、淳朴德行并且具有博学意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中国办学理念则是以“成人、育人”为办学宗旨,具有自由讨论的开放学风,在教学与学术相结合的治学方略下对学生因材施教。詹海云介绍了国内外大学书院制度的实施现状,总结出“书院制是目前大学的一个发展趋势”的观点。最后,他从书院建筑,导师及结构的安排对唐臣书院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研讨会最后,冯晓云总结了此次研讨会,她希望唐臣书院的试点教育能够助推整个交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能帮助更多的交大人成人、成才。(摄影:李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