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按大城市标准建设 不让卫星城成“睡城”

01.01.2014  10:22

热点聚焦

成都新型市域城镇体系

7个卫星城

人口规模标准大于50万,与中心城形成“两高两快两轨”的交通联系,公园绿地标准达到人均15平方米

涉及区县: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郫县、双流、新津、都江堰

区域中心城

人口规模标准设置为20万~50万,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规划为“一高一快一轨”,公园绿地标准为人均16平方米

涉及区县: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

现代化小城市

人口规模标准设置在10万~20万,与区域中心城形成“一高一快”交通联系,公园绿地标准为人均12平方米

涉及城镇:西河、新繁、安德、黄龙溪、淮口、街子、濛阳、寿安(蒲江)、羊安、安仁

2014年,成都将规划建设新型市域城镇体系,这一新闻昨日刊发后引起市民的关注。卫星城、区域中心城、现代化小城市究竟怎样建设?成都商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

卫星城如何建?

两高两快两轨”连接中心城

张樵介绍,目前成都中小城市普遍人口规模偏小,用地规模大。除双流、龙泉驿和郫县外,其余中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均小于30万。根据调查,中小城市的平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大于130平方米,发展集约度不高,导致用地规模偏大。中等城市普遍缺乏市级公共服务配套,难以吸引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而且形态不优,趋于高密度发展,缺乏自身特色。

2014年,7个现代化卫星城将全面启动建设和发展。这次着重强调按照大城市的标准和规模,对卫星城进行规划和建设,把一部分有产业条件、基础条件的城市选择为卫星城,“这样市民可以就地上班,而不是上班在中心城、睡觉在卫星城,避免让卫星城成为‘睡城’。”按照标准,现代卫星城的人口规模标准大于50万,要建设组团式城市群形态,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特征,依托公交枢纽形成大型城市综合体,形成多中心空间形态。

作为全域交通一体化格局的重要部分,其交通标准与中心城形成“两高两快两轨”的交通联系,规划城市快速路。按照大城市配套标准建设公共配套,以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推进市级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向卫星城延伸,构建逐步实现卫星城与中心城区市级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15分钟城市公共服务圈。公园绿地标准达到人均15平米,15分钟公园圈,规划建设不小于15公顷的中央公园。此外,卫星城本身还要进一步规划整合。比如龙泉驿区,现状由经开区、龙泉城区、西河镇、洛带镇构成,下一步通过规划整合为组合型城市群形态的卫星城。

区域中心城如何建?

构建10分钟城市公服圈

规模标准设置为20万~50万人口,强度标准低于卫星城一个强度等级。它们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也将作为重点打造,规划为“一高一快一轨”,规划城市快速路。

其公共配套标准按照中等城市配建,构建10分钟城市公服圈。公园绿地标准为人均16平米,10分钟公园圈,规划建设不小于15公顷的中央公园。在建设上,要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强化城市中心。该地区的产域关系,要达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

现代化小城市如何建?

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平方米

目前成都市小城镇问题比较突出。”张樵介绍,全市有170多个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仅为4800人,集聚人口不足1000人的占总数的89%。小城镇千镇一面,存在产业弱、功能低、特色差、区划小等问题,产业用地比例普遍低于15%,配套成本较高。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公共服务的成本也太高。

张樵认为,按照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大的标准,这次从小城镇中选择10个发展为小城市,按照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其他小城镇着重在特色化方面发展,有一些小城镇通过区划调整就应该合并,“小城市真正成为就地城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而不应该是撒花椒面的普遍发展,所有的小城镇齐头并进地发展。

现代化小城市将按照10万~20万人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规划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它们将与区域中心城形成“一高一快”交通联系,形成高密度、窄路幅的城市路网。公共配套增加县级配套,成为区(市)县的副中心,构建10分钟城市公共服务圈。

公园绿地标准,人均要达到12平方米,10分钟公园圈。小城市要以工业、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支撑的重点,推进产域融合。小城市的建设要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