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永陵趣味揭秘 "大型宫廷乐队"玩的是混搭潮乐
这个乐器叫觱(bì)篥(lì)
永陵二十四乐伎中,乐伎身着的黄裙曾引领时尚,舞伎的云头鞋居然是用锦缎做成的……这些趣味知识让读者想要了解永陵更多,乐伎们手中持有的乐器叫什么名字?当时的宫廷乐队演出盛况究竟是什么样的?昨日,记者再次走入永陵,听成都永陵博物馆副研究员马文彬讲述二十四乐伎这支成都古代的“大型宫廷乐队”的秘密。
不是笛不是箫 此为“觱篥”
“二十四乐伎手中的乐器,其中包含着不少的生僻字。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两个乐伎,她们手中所持的管状乐器便称为‘觱篥’(bìlì)。其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汉代时从西域传入。” 记者顺着马文彬所指,看到东面第五个以及西面第四个乐伎,均手持似笛似箫的管状乐器,都通过手指按压发声,只不过两人手中乐器一长一短。
觱篥到底是何来历?马文彬答道:“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这样写道,‘觱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可见,起初觱篥这种乐器是在羌胡地区流行,声音哀伤凄切。“有意思的是,在《四库全书》再次提到了觱篥,说有人使用这种乐器会惊吓马匹。”这就意味着,小小觱篥不仅是一种乐器,在战时还可能会化身疆场利器。
众所周知,王建棺床腰身所雕刻的二十四乐伎属于宫廷宴乐,为皇帝宴饮助兴,自然要奏出怡情、喜悦之音。“这种‘声悲’之乐会不会不合时宜呢?”记者疑惑。马文彬补充说,觱篥引进中原后有所改变。在白居易的《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中写道:“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有时腕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梭节。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此时,白居易耳中的觱篥,时而奔放豪迈,时而低吟温婉,乐声抑扬顿挫,如珠坠盘,瞬息万变,声音能在广阔的音域范围内表达。这样的觱篥进入宫廷乐队,自然是理所当然。
“大型宫廷乐队”如何诞生
据统计,二十四乐伎被雕刻在王建棺床东南西三面的腰身处,东西两面各刻10个乐伎,南面刻有2个乐伎和2个舞伎,共计24人。除2个舞伎外,乐伎均属坐式,手持乐器共计20种,23件。除了觱篥外,剩下19种分别为琵琶、竖箜篌、筝、笛、篪(chī)、笙、排箫、贝、叶、拍板、正鼓、和鼓、齐鼓、毛员鼓、答腊鼓、羯鼓、鞉(táo)牢鼓、鸡娄鼓、铜钹。
马文彬说,这组浮雕是目前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古建筑、石窟寺、塑画、历代绘画中所见乐器种类最多的画面之一。其中“吹叶伎”,一手持一片树叶含在嘴里吹奏,另一手持三片树叶握在手心作更换准备的这一形象,在我国古代的绘画、画像石(砖)以及包括乐舞场面最多的敦煌壁画等图像中都前所未见。
“唐灭亡后,王建在四川建立前蜀政权,定都成都。王建称帝前是唐朝旧臣,曾任职宫廷禁军(即神策军)的首领,对宫廷礼仪十分熟悉。”马文彬告诉记者,王建称帝后,事事都想仿效唐天子,以显正统,其中就有将当时成都乐工比较集中的“乐营”改为唐时的“教坊”,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宫廷乐队。永陵棺床腰身处所刻的二十四乐伎便是王建宫廷乐队的一个缩影,昭示着成都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繁华。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成都乐器制造业也十分发达。马文彬告诉记者,有史料记载,当时成都私人作坊生产的“雷公琴”闻名于世,并以徽记来表明它的品第,类似于现代商品上的商标及等级标志。这说明,当时操琴弄弦之人一定为数不少。在二十四乐伎中更有多达20种乐器,若这些乐器都有这些类似的生产工艺,可以想见当时成都的乐器制造业是何等的兴盛。
“中外合璧”促成音乐交融
马文彬说,从二十四乐伎中的乐器组合来看,乐伎使用20种乐器以龟兹乐(西域民族音乐)为主,清商乐(汉族大曲)为辅,又吸纳天竺(印度)等外国器乐,是由雅乐向龟兹乐为主的燕乐转变时期的代表。一些音乐专业研究人士称这一组石刻乐舞为混合乐队,这种混合体现了前蜀时期,成都地区同其他地域间的文化大融合。
马文彬介绍说,在这20种乐器中,来自龟兹的有正鼓、和鼓、齐鼓、毛员鼓、答腊鼓、羯鼓、鞉牢鼓、鸡娄鼓,来自西凉的有竖箜篌、觱篥,来自天竺的有铜钹、贝,来自波斯的有琵琶,属于华夏自己的则是笙、筝、排箫、篪、笛、拍板,叶则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发源于不同地区的乐器,随着文化的交流,一起来到成都,又被成都的王侯将相抑或是寻常百姓所喜爱,逐渐在蜀地流行起来。
二十四乐伎中,琵琶扛大旗,龟兹乐成主流,这并不是成都人“崇洋媚外”,恰恰是兼收并蓄。马文彬说,汉人乐器在当时被称为雅乐,雅乐在乐器种类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及龟兹乐,因此龟兹乐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音乐系统被吸收进来。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宫廷乐队表演时,来自龟兹、西凉的乐器奏出动人音乐,伴随着两名舞伎身着广袖汉服跳汉舞,是多么美妙的一场音乐文化大融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