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童工被遣返自称倒霉:打工总比受穷好

26.01.2014  18:14
核心提示:大孩子带小孩子,在当地是传统 大凉山的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干捡柴等家务活 就在深圳一批年幼童工被遣送回大凉山后不久,1月11日


大孩子带小孩子,在当地是传统


大凉山的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干捡柴等家务活


就在深圳一批年幼童工被遣送回大凉山后不久,1月11日下午,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警方出动大批警力,在路上又拦截了35名正欲外出打工的少年。这些被拦截的十几岁少年为此十分沮丧,准备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们脸上也露出了不满和不屑:“出去打工至少能吃饱饭 ,为什么不让出去?”

理由听上去简单粗暴。但接下来几天,记者深入大凉山,所见所闻令人不禁心酸。毫无疑问,做童工绝对不应该,但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试想:如果不做童工,如果孩子们留下来,他们将要面对的,会不会将是被贫穷、闭塞、毒品所累的一生……

16岁的“老工人”

似乎是造物主最纠结的一次创作:大凉山,一个常与贫穷、落后、苦痛等字眼相连的名字,同时又是一个与令世人骄傲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紧紧相连的名字。最近,这里爆出儿童大量外出打工被遣返的消息,让这里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追踪着被遣返童工们的足迹,记者来到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

1月8日中午,在从凉山州西昌开往昭觉县的长途客车上,记者认识了刚刚被广东省劳动部门遣送回来的一名童工,彝族女孩吉曲阿牛。很显然,她一点也不想回到大凉山。

“我都16岁了,为什么也要把我送回家?”吉曲阿牛似乎怨气十足。“我太倒霉了,正好被抓到。还有许多年龄比我还小的人,藏起来了怎么不说?”

吉曲阿牛和她的一群小伙伴是去年12月8日到达广东东莞打工的。吉曲阿牛是昭觉县城北乡人 ,在这之前,她已经在深圳有过3年的打工经历,在一同外出打工的小伙伴们中,应该属于“老工人”了。孩子们并不知道小小年龄外出打工违法,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最大的也才16岁。

 

孩子们是由中间人介绍并带出去打工的,他们在东莞一家电子工厂从事手机摄像头的拼装焊接工作,每人每天要焊接1000个。一条电动输送带把所有人分成两边,只要输送带还在走动,人就不能停下来,几乎每天平均工作12个小时以上,除了午餐时休息半个小时以外,中途不允许说话、看手机发短息,连上厕所或喝水时间过长都会被罚,每次罚款60元。工资每小时仅12元,还要被介绍他们来打工的中间人抽成3元。

“我们不懂有没有加班费、过节费之类的,中间人给多少就拿多少。”吉曲阿牛说。

尽管外出打工的日子很艰苦、要求很苛刻,但吉曲阿牛却说“回家住几天就要再找地方去打工”,因为外面打工的日子再艰苦,也总比在家里受穷受苦要好得多,“有能吃饱饭的地方也就满足了,何况还能给家里带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