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96个社区全部成立“大党委”
镇海社区九竹巷金色梦想小区的居民互助小组长们在院子里表决公共事务。(资料图片)
中山路的骑楼下,昨天下午依旧人流如织,然而不远处的中山路商圈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却向外界展露着一份身居闹市的幽静——老年人在这里看书读报,年轻人在这里健身锻炼,社区歌舞队训练时优雅的琴声,正不断从这幢外表普通的四层楼房向外飘去。
透过这个小小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人们已经不难窥见今天思明区强化党建保障贯彻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宏大工程。强基础、带队伍、聚人才,一项又一项重大举措接连出台,一只只强有力的手牵在一起,共同装扮美丽思明的新的靓丽容颜。
固本强基工程 优化服务
新年的第二天,古老的中山路便跑进了不同肤色的运动健将——这是马拉松第一次光临中山路。为了展示“美丽厦门”的风采,沿街的商家当日自发地提前到8点营业,他们不仅竭力为选手们呐喊助威,而且一大早便把街道打扫得一尘不染。
市民群众自觉地为“美丽厦门”做贡献,与思明区党组织不断延伸的触角不无关系。事实上,思明区创建“三网三联三建制”区域化党建工作法,即成立1个区级党建工作联席会、1个观音山片区党工委、10个街道片区大工委和96个社区大党委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辖区单位心手相连,积极投入参与共同缔造。
如今,一个个党群活动服务阵地,已经在思明区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思明区不但在流动党员集聚的中山商圈建立了商圈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在商务楼林立的观音山商务营运中心,在楼宇党员集中的鹭江街道,在三安集团、林德叉车等重点企业也分别建立了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楼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非公企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几天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来到镇海社区采访时,一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党群联欢会刚刚拉开帷幕。联欢会上,“楼院党小组”成了居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词汇——这一已经网格化的基层党组织,凝聚起社区内众多热心的党员群众,在合力解决人们实际难题的同时,还共同为居民房前屋后的美化出谋划策。而同样也是在镇海社区,在全市率先创立的“居民议事厅”,目前已召开了48场的“议事会”,成为破解群众生活难题的“金钥匙”。
缔造美丽厦门,党组织再次发挥着无可取代的先锋模范作用。回眸过去的一年,思明区下辖96个社区全部成立“社区大党委”,已建成106个覆盖机关、社区、园区的党代表工作室,固本强基工程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队伍提升工程 提升素质
几位来自意大利的“老外”,昨天饶有兴致地来到鹭江街道,考察这里的城市景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成果,同样吸引着这些异国客人的眼光。用流利的英文与他们交谈的,不是翻译,而是社区的一名年轻党员。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呼唤更多高素质、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而思明区大力实施的“队伍提升工程”,正把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推到共同缔造美丽厦门的第一线。
有一组数字,吸引我们特别关注:目前思明区的社区“两委”,平均年龄仅38.6岁,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82.48%,有20名“80”后社区主官。这,实际上与思明区强化队伍的培养锻炼紧密相连。这一年,思明区不仅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重点项目指挥部锻炼,还进一步加大市区干部交流挂职、区街交流任职和社区间挂职学习。
重视“源头工程”,培养年轻骨干,让优秀年轻干部干得好、流得动、有舞台、能成长,成为思明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区委建立了年轻干部高端培训机制、实绩考核机制和导师帮带机制,促进年轻干部成长。记者获悉,近两年来,思明区共选派21名干部赴清华大学研修、54名干部赴新加坡参加公共管理培训,开展干部业绩公示165人次,40名德才表现突出、工作实绩显著的年轻干部获得提拔并走上领导岗位。
人才特区工程 汇聚英才
曾厝垵,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如今,5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汇聚在这里,支撑起一个新崛起的文创产业基地。
在村里不少经营者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曾厝垵经营者联合党支部。党支部的功能之一,便是维护这些英才的权益,从而让更多的人才选择曾厝垵这片新兴的创业热土。
不仅在曾厝垵,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思明人,都记住了一项“英才计划”。过去的两年,思明区共引进28名“双百计划”人才,并积极协助引进人才落地注册、投产经营,精英人才信息库初步建成。而备受人才们关注的“英才俱乐部”,通过茶话、展会、乐集、陶艺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为各界人才提供着交流联谊、探讨合作、学习进步的另一个温馨的“家”。
昨天的观音山商务营运中心,人来人往,而其中,不乏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求职者。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程、高层次金融业人才引进工程、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工程,构筑起如今思明区的“人才高地”。
“先锋思语”,一个看似普通的微信号,今天正讲述着思明区迈向新的“美丽之路”的动人故事。三大坚实有力的工程,让“美丽厦门”、“幸福思明”从宏伟的蓝图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本报记者 王元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