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假过半 文化旅游热度不减

05.10.2015  10:38
  “怎么也想不到,从成都出发开车3个小时,就能找到汇集各类羌族建筑风格和各种古羌文化元素的景点,真是大开眼界!”10月4日,成都游客邹旭海一家驱车来到位于茂县城区的中国古羌城游玩,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古羌城仅仅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在茂县,羌族传统文化被当地百姓当成了宝,大假一来,羌文化也带热了当地旅游。

   一座城让羌文化“五脏俱全

  “看了开城门仪式,了解了羌族生活的历史和现状,还学到一些羌族医生治病的方法。看妇女做羌绣,在广场上和老人跳莎朗……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聊起这次中国古羌城之行,邹旭海掩饰不住兴奋。

  走进中国古羌城,浓郁的羌族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由中国羌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羌文化广场、羌王官寨、萨朗广场、天碉等12个模块组成。在羌族文化广场,实景演出还原羌族举行迎宾、集会、庆典的场面。

  中国古羌城执行总经理杨礼果表示,这里也成为众多非遗的安身之地。茂县现有14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及2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此前散居全县各处,不少项目面临失传。中国古羌城负责人上门游说,将传承人请到景区表演、做手艺,为他们支付工资。除了非遗传承人,还有近300名羌族普通百姓在景区进行原生态生活展示。“这种活态展示,正是中国古羌城最核心的价值。”杨礼果说。

   一个村让羌文化“活态呈现

  10月4日,40岁的白福红换好衣服,准备去朋友家中做客。蓝色的斜襟上衣、绿色的短褂,搭配精美的纹饰和流苏。和记者站在石墙边聊天时,她又花了近10分钟时间,将数米长的白布整齐地盘在头上。

  在茂县永和乡腊普村,即使下地劳作,人们也总是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看似古板、繁琐,却是一份村民们对传统的坚持与敬意。

  位于腊普村下寨的龙明荣的住房,是垒石而成的典型羌族民居,刚接待了4位川音朱子杨爱心艺术团成员,客人们对别样的居住体验赞不绝口。腊普村村支部书记罗威告诉记者,一些本想拆掉传统民居改修现代住房的村民,如今主动放弃了这样的打算。“以前觉得自己的房子破,现在才发现它是羌族文化的宝。

   一群人让羌文化“香火永续

  今年40岁的罗威是土生土长的腊普村人,17岁在辽宁盘锦入伍,复员后在当地工作了一段时间便回到阿坝。几年前,罗威竞选上腊普村村支书。村里有羌族民居,有古树、古泉,还有水龙节、释比文化、羌绣等民俗和手工艺品,罗威准备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像罗威这样从腊普村走出去的年轻人,不少开始思量着回乡打拼。杨锋10多年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两年前回到茂县县城开了家小餐馆,这个大假生意颇火。“以后腊普村的旅游发展起来,我准备把餐馆开回村里。

  不少“外来者”,也在为羌族文化传承出谋划策。李鸣在川大读研期间,在茂县黑虎乡鹰嘴河村参与了一个特殊项目:购买了一批数码相机和录音笔,让村民自己记录当地文化的方方面面。

  短短两个月,村民们拍摄照片500多幅,还在村里隆重举办摄影展。“镜头里的家乡真的很美,我们应该让后代记住自己的根。”村民杨永德表示。

  宝兴“熊猫游”好热闹

  10月4日,位于宝兴县蜂桶寨乡的宝兴县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迎来了大熊猫“川星”和“希梦”入园以来的又一波游客潮。

  下午3点,在大熊猫户外活动场,“希梦”拖着圆滚滚的身体悠闲地散步,之后又爬上“”自顾自地吃起了饲养员送来的新鲜竹子。围栏外,络绎不绝的游客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逗得开怀大笑,纷纷掏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虽然多次到宝兴旅游,但这一次的邓池沟之旅让来自宜宾的游客黄小飞欣喜不已。“宝兴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地带,94.7%的县域面积被划入了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但多年来大多数人在宝兴却看不到大熊猫,因为宝兴的熊猫都生长在高山密林中。”黄小飞说,现在有了供游人参观的大熊猫,与大熊猫亲密接触、近距离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才能真正感受到“熊猫老家”的传奇魅力。

  在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外墙上,一张张大熊猫的图片和一段段文字,向游客讲述着宝兴与熊猫的不解之缘,吸引着游客驻足停留。“到了邓池沟后才知道宝兴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更是大熊猫文化的发祥地。”来自湖北的游客杜磊如是说。

   川南川东北:雨中依然出行热

  10月4日,我省川南和川东北大部分地区普遍降雨,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娱乐活动依然没有影响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热情。

   川东北

  旅游“黑马”搅热黄金周

  川东北近年来成为四川旅游当之无愧的黑马。10月4日,下着小雨的广元主要4A级景区,依旧接待游客21.04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门票收入583.79万元,同比增长27%。

  当天的南充景区游乐活动火热开展,各大景区继续推出参与性强的互动游乐活动吸引游客。广安4日在雨中迎来了大量观光客,截至16时,全市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7.958万人次,5A级景区邓小平故里景区仍占据游客量第一。

  遂宁各大旅游景区继续推出各种活动吸引游客:观音故里旅游区推出“吉祥遂州醉美金秋”系列活动;中国死海“热漂养生节”已经开幕;龙凤古镇继续开展“月圆中秋、人圆龙凤”民俗文化活动;中国红海的旅游文化艺术节上,丰富多彩的杂技和民俗表演醉游人。

   川南

  游客“舍远求近”,乡村游火爆

  10月4日,虽然内江阴雨绵绵,但旅游市场一片热闹。

  在内江,自驾游渐成规模。大自然景园、安泰山庄接待游客万余人次,东兴老街接待游客11000余人次,大千园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范长江故居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隆昌古湖景区接待游客28000余人次,资中重龙山、罗泉古镇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威远凤凰古寨接待游客近1000余人次。

  返乡游、探亲游成为假日旅游的另一主流。由于国庆假期周期较长,加之离中秋佳节较近,大量返乡探亲的客流、车流涌入郊区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团聚。十里休闲走廊、仁和花园等众多乡村旅游景点和农家乐人头攒动。自贡细雨霏霏,但4日全市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仍接待游人32.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75.83万元,全市星级宾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超97.01%以上。

   眉山市民热衷“公园游

  10月4日一早,眉山市洪雅县洪川镇市民张国庆就开车载上父母、爱人和儿子一家5口,驱车100多公里来到眉山市仁寿县,开始仁寿公园近郊游。“仁寿县在国庆节前建成并向市民开放了近300亩的中央水体公园,加上响水六坊、天仁公园等,不仅可让我们一家愉快度过一天,也让我们从中了解当地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张国庆说,今年国庆假期,全家专门选择游览眉山市所属6个区县新建的公园,每天到一个县城。

  与往年眉山市民到大景区度假不同,今年到大景区的人少了不少,热衷身边“公园游”的多了起来。据悉,仁寿县中央水体公园9月28日建成开放,国庆假期每天前来游览的眉山市民就在3万人次以上。去年,在眉山中心城区建成的以“东坡水月”文化为主题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今年国庆不仅每天吸引6万多人次以上的市民,还吸引了不少省内外的游客。

  市民热衷身边“公园游”度假期,得益于眉山在建设“百园之市”中,注重把公园按景区来打造。全市规划到2016年建成公园117个,眉山城市建成区实现公园服务范围全覆盖,各县城建成公园3至5个,各镇建成公园1个,实现“一镇一园”。

   排长队购买多肉植物

  餐饮店外排长队,商场购物人挤人,“十一”黄金周的超高人气激活了节庆消费市场,花卉市场同样也迎来了“观光团”。10月4日,成都三圣万福花卉产业园人头攒动,几乎每个盆花销售店都聚集了不少看花选花的顾客。

  “进店顾客比日常翻了倍,但收银台的钱跟平常也差不多。”看着三三两两进店选花的人群,主要经营高档兰花的马女士说,“看花的人多,畅销的基本都是几十元的品种。”“一天能接到五六个婚庆用花的订单。”在切花销售区,花商杨女士主要经营昆明运回的花卉品种,玫瑰、桔梗、绣球等婚庆常用花被摆在了店铺的正中间,不时有顾客进店选花。记者注意到,在一家专营多肉植物的店铺景象更为壮观,顾客在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经销商何先生告诉记者,“多肉植物秋冬更容易成活,普通品种价格也高,所以很多顾客选择大假来买,这几天的销售额比往常翻了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