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国土资源工作的头等大事:改革!改革!精准保障建设用地

19.01.2016  15:09

开局

2015年11月30日,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机构整合,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为去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改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改革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止。深化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新的一年,各项改革只会更稳、更快推进。

□本报记者 赵若言

A

改革

推进供给侧改革,精准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2015年全年,我省供应交通运输、水域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3.6万公顷,同比增长1.3%。对东风神龙汽车项目等94个省级重点项目匹配省级用地计划2597公顷,保障了一批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开工。

已经开始的2016年,四川将全面深化改革,全力保障全省经济中高速增长。为此,省国土资源厅将精准保障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的用地,优先保障100个省重点项目、50个省重点推进项目和5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同时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统筹地勘基金,重点开展我省页岩气、锂矿、石墨矿、稀土等新兴战略性矿种及三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勘查工作。“还将探索高风险勘查激励机制,有效拉动社会资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省国土资源厅矿产管理处负责人表示。

保障全省发展的新动能更是不能马虎。“我们想了好几个实招,比如,开展开发区土地利用节约集约评价和土地审核工作,支持开发区扩区、升级,特别是支持省级开发区升级国家级开发区。鼓励标准厂房、孵化园、大学生创新基地、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效载体。完善支持健康服务、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足球等行业发展的土地政策……”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还要助力攻坚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土地去库存,就有了保障全省经济发展的宝贵空间。”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表示。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将完善存量土地盘活处置政策,积极推进低效工业用地退出,促进“僵尸”企业转产开发。

同时,严禁向产能严重过剩、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供地。结合产能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煤及金属非金属矿的整改关闭工作。根据房地产库存情况,分类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房地产供地计划,引导存量住宅用地转型用于棚改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以及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和养老、文化、体育产业开发。

推动租赁、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方式供应土地,在现有工业用地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容积率的改扩建项目,不增收土地价款,降低企业用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