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乡抢抓水利建设破解缺水瓶颈

13.04.2014  11:42

  大义乡位于 渠县 北部偏远山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人口0.8万,辖4个行政村,距县城57公里。乡境内无较大溪河,无中小型水库,是 渠县 典型的“靠天吃饭”缺水乡镇,同时也是 渠县 典型的农业乡镇。由于水利设施较差,加之许多小微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有效维修,致使农业效益日益下降,特别是遇到干旱年,更是严重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常年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成为制约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大义乡党委政府直面缺水现实,充分认识了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乡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冬春水利建设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主考场,抢抓先机解决农村群众缺水困难:早维修就能早灌溉,早建设就能早蓄水,早行动就能早增效。

  截至3月底,大义乡多渠道筹集资金资金13.68万元,农民累计投劳6100余个,共整治山坪塘7座,渠道清淤19.1公里,其中水毁修复6公里,整治沿山沟22.5公里,修复提灌站1座,恢复改善灌面2800余亩,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任务。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对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了动员部署,充分发动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形成了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良好势头,并以渠道岁修清淤、水毁工程修复整治、山坪塘挖心筑埂、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龙头掀起了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二、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入冬农闲刚刚开始,大义乡就根据历年冬干春旱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农业水利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计划治理的沟渠进行实地测量。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乡村规划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实行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制定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三、突出重点,攻坚克难  乡政府制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乡财政挤出一定的资金对冬春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激发各村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一是突出抓好了黑沟湾大堰堵漏。发动群众“一事一议”办水利,自筹资金3.8万元,请来了水利专家,聘请了有整治经验的施工队进行了彻底整治,今年整治后的黑沟大堰终于能蓄水了,可灌溉近2个村的田地达2000余亩。二是突出抓好了渠道岁修清淤。发动村社干部群众义务投劳,自发清淤渠道19.1公里,防渗堵漏6公里,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三是突出抓好了山坪塘挖心筑埂防渗。对7座山坪塘的大坝、溢洪道和防水设备进行维修整治,动用机械对淤积的山坪塘实施挖心清淤,确保多蓄水和工程防汛安全。四是突出抓好沿山沟清淤整治。全乡共整治沿山沟22.5公里,把治理沿山沟、公路沟当作重点来抓,打通路梗、疏通过水渠道,充分发挥山区集雨面积借水作用,确保春雨来临时能及时引水入池、入塘、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