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领舞人找回20多种遗失的甲措曲调

30.09.2015  17:21
在泸沽湖畔,象征美好生活的甲措舞在这里世代延续。据说,完整的甲措舞,有72种曲调,但随着历史变迁,大多数曲调已被丢失、遗忘,保存下来的仅有10余种。

跳起欢快的甲措舞。

    在泸沽湖畔,象征美好生活的甲措舞在这里世代延续。据说,完整的甲措舞,有72种曲调,但随着历史变迁,大多数曲调已被丢失、遗忘,保存下来的仅有10余种。

    55岁的喇翁机,是泸沽湖畔甲措传承人中,资历最深也最为执着的一个,为了寻回遗失的甲措原始曲调,他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找回20余种曲调。

    泸沽湖畔的领舞人

    摩梭人称甲措为“打跳”,也叫“锅庄舞”。相传在远古时代,泸沽湖畔的百姓受到外敌侵袭时,部落首领便发动本族人在场坝上燃起一堆熊熊烈火,人们围着火堆跺脚呐喊,以造声势,终于获得胜利,人们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庆祝。后来,这种习俗便沿袭下来,成为人们庆祝、祭神的舞蹈。

    如今每逢盛大的节日到来,或举行新屋落成、婚礼等重大庆典,身着鲜艳服装的摩梭姑娘小伙,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甲措舞。领舞的人,叫喇翁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甲措”(传统舞蹈类)及省级非遗项目“摩梭人的阿哈巴拉调”传承人。

    喇翁机是泸沽湖镇最有名的吹笛手,16岁时,就已经从哥哥和爷爷那里学会吹奏13种曲调,村里的许多庆典,都会邀请他出场。在生活贫瘠的年代,喇翁机手中的竹笛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干活累时吹几曲,浑身又充满了力气;和朋友聚会时吹一曲,伙伴们翩翩起舞。然而岁月的流逝,带走了不少经典的甲措曲调。到后来,原本70余种曲调,只剩下十几种。

    寻觅隐藏在民间的曲调

    2008年,喇翁机决定收集甲措曲调。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还原最初的甲措曲调。

    喇翁机走遍泸沽湖畔的大小村落,寻觅隐藏在民间的甲措竹笛手。他第一个要找的,就是多舍村70多岁的老人阿高若阿瓦扎。阿高若阿瓦扎是所有吹笛手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尽管他也无法吹奏出完整的甲措曲调,但很多古老的曲调,例如纺麻线、洗麻线、战争舞、洗衣舞等曲调,他都会吹奏。在阿高若阿瓦扎老人那里,他收获了5首甲措曲调。

    他四处打听,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不放弃寻找。“很多时候,通过各种方法千辛万苦找到传说中的竹笛手,但有的年龄太大忘记曲调,有的已经过世了,有的太久没有吹奏生疏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但这也没有拦住喇翁机继续追寻的脚步,他最远找寻到云南。

    7年过去了,喇翁机找回20多种遗失的甲措曲调,目前,他会吹奏的甲措曲调有34种。但他觉得离自己的目标,还有着很远的距离。“直到现在还在找啊,只要听说哪里有老人会吹,不管吹什么曲调,都得去看看,说不定又会有新发现。

    用表演去发扬

    如今,一到旅游旺季,镇上就会组织舞队为游客表演,并带领游客一起跳甲措。喇翁机管理着8支舞队,一支舞队有40多人,最忙的时候,他自己也会出场表演。

    在舞场上,没有主客之分,男女老少全都加入跳舞的队伍,喇翁机记得,最厉害的一次,他带领着上万人翩翩起舞,场面蔚为壮观。

    喇翁机带领的舞队,都经过了自己的训练。无论是古老战争舞,或是吉庆秋收舞、新年舞,他都亲自教授,不仅是舞步,还有舞蹈的由来和规矩。“甲措分为两种,喜庆时,顺时针跳,丧事时,逆时针跳,同时还得角色互换,女扮男,男扮女。”喇翁机说,这些舞队的年轻人要带领游客跳舞,是发扬摩梭文化的使者,“我得用心带他们。”(李晓超/文 钟玉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