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少两多”折射四川招商引资新风尚

10.04.2014  08:53

4月9日,参加“感谢小平、投资四川”推介会的嘉宾在签约。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统一活动少,市州活动多;政府官员少,市场人士多

  央企、民企、港澳台企……2013年春天,四川推出三大招商活动,不同身份的企业陆续来到四川。时隔一年,几类企业再度来川,共同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一年过去,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活动内外,一系列新变化悄然展现,折射四川招商引资新风尚。

   看表面 15个市州活动“单锅小炒”很热闹

   看内里 激发地方活力,招商更具针对性 “850亿元!

  4月9日上午,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六楼金桂厅,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一批又一批企业家陆续走上前台,签署协议。现场,成功签约17个项目。整个活动累计签约引进重大项目99个,投资金额达857.1亿元,创下广安参加招商活动“吸金”数额之最。

  金桂厅的掌声还未停歇,水晶厅的欢呼就迫不及待地响起。几乎同时举行的达州市产业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共计67个,金额609.1亿元。

  还有凉山、广元、巴中、遂宁、乐山、资阳……当天上午,一连串的市州投资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联袂上演。两天来,这样的市州专题活动累计达到15个。

  一些量多面广的小规模对接会也在低调举行。就在达州举行签约仪式的同时,同一层楼的另一个小厅里,一家来自泸州的企业正在和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面对面交流。两天来,这样的小规模对接会多达近百场。

  而全省统一的对接会却只有两场。

  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余先河认为,这是今年招商活动的最大特点。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基层积极性,在活动策划初期,省级部门就决定,重心下沉,让市州来唱主角,而省级部门只负责信息发布和协调。

  效果印证了最初的设想。小锅菜更对胃口,地方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明显增强。宜宾、眉山等地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划,“连春节都没过好。”宜宾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陈胜军透露。

   看表面 现场更多席位留给企业

   看内里 重项目,求实效不重形式

  去了一趟厕所回来,却发现自己的座位被人抢占了,只好一直站着,直到活动结束。广安市投资促进委副主任何继军面对记者,一脸苦笑。4月9日上午,广安活动现场,上述一幕多次发生。活动现场共摆了11排座位,每排18个,将近200个座位,预计绰绰有余,没想到远远不够,过道上都站了很多人。人气旺,何继军当然高兴。

  11排座位,只有一排是留给政府部门的,其余10排留给企业。“放在往年,各级政府部门的人员要占一大半。”何说。

  这个变化,折射全新的理念。为了突出实效,他们一再压缩邀请名单中政府部门的名额,而将更多的席位留给企业。甚至还想把签约的企业放到最后排,让那些陌生的面孔坐到最前面,“一回生,二回就熟了。”何说。

  宜宾的活动也有新变化。此前,活动更像个会场,一个主席台,下面若干听众。这次不一样了,座位和桌子搭成了矩形,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面对面交谈,完全是个座谈会。

  遂宁的活动也是如此,书记的对面,就是企业家,大家对等交流,亲切。

  还有其他变化。陈胜军透露,之前举办类似活动,一般是政府出面向企业发邀请函,这次不一样了,厚厚的项目推荐书代替了大红请柬,实质内容代替了礼节性邀请。此前,预计只有80人参加,结果到现场一看,呵!200人都打不住。“人家都是奔着项目来的。

  程序也不一样了。拿广安来说,整个活动分两个部分,前面是集体签约、介绍情况,半个多小时就结束;后面部分是企业自己对接,时间不限,地点不限。

  会场有限,而市场无限。听到主持人这么说,很多人都会心一笑。 (四川日报记者 梁现瑞 李龙俊 王丹 陈岩)

原标题 :“两少两多”折射四川招商引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