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豆腐大妈”开店20多年 渔箭红豆腐飘香成渝

06.01.2016  10:48

  红豆腐 文俊 摄

  红豆腐正在发酵 文俊 摄

 

 

  大妈 VS 红豆腐

  成渝高铁到来,内江一大波美食正飘香成渝线,让吃货们欲罢不能。而此时,冬季来到,正是农家做红豆腐的好时节。隆昌县渔箭镇的红豆腐因其嫩、细、香、麻辣味足的特点,成为方圆百里的美味佳肴。

  据悉,渔箭镇自古就以生产豆腐闻名,走进渔箭镇街道就能闻到豆腐的香味。该镇市民有着丰富的豆腐制作经验,精选优质大豆,采用本地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以石磨磨出来的豆腐,细嫩顺滑、有绵劲不易松散。“渔箭的豆腐绵劲足,走几百里路都抖不烂。一般的豆腐不能进冰箱保藏,我们的豆腐搁几天都没有问题。”在渔箭镇老街开了20多年豆腐店的张茂书大妈告诉记者。

  价廉物美

  传统调味菜红豆腐生产正当时

  因条件得天独厚,渔箭镇的豆腐制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较有名的是渔箭红豆腐和渔箭豆腐干,影响力最大的要数那价廉物美、色泽红润的渔箭红豆腐,一道隆昌人最爱吃的调味菜。“正宗川菜,地道农家味……”记者采访时,许多食客道出该镇红豆腐的特色。

  据悉,渔箭镇制作红豆腐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采用传统手工艺在十冬腊月低温时节生产。选用本地豆腐,低温发酵10至20天,拌上白酒、盐、辣椒粉、五香粉等佐料,装坛密封,半月后即可食用。

  张茂书告诉记者,每年冬至前15天至开春前10天,都是该镇红豆腐业主们的生产季,在这个时间之外,都不适合生产红豆腐。

  豆腐产业

  渔箭红豆腐年销售15000余罐

  在多年的探索中,张茂书总结了制作红豆腐几条的戒律:一是低温自然发酵,制作红豆腐必须在十冬腊月低温时节,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二是使用渔箭镇本地水生产的豆腐,以石磨磨出来的豆腐味最好。三是佐料需用手工制作,机械加工的味道较差。

  记者了解到,经传统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的渔箭红豆腐营养丰富,口感鲜嫩,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吸引了大量周边市、县的客人专程驱车到渔箭镇购买罐装好的红豆腐回去赠送亲友,也有大量商贩购进批量红豆腐销往外地。

  据渔箭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大力发展豆腐产业,该镇成立了红豆腐协会,以“协会+农户+订单”的运作模式,通过协会运作积极扩大“渔箭红豆腐”的生产规模,年销售红豆腐15000余罐,远销到成都、重庆等地,成为周边川渝区县的名菜和馈赠亲友的礼品,为该镇群众创收近百万元。 文俊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