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热线]10多年来白家镇部分居民家没门牌号
因为没有门牌号,生活中遭遇种种烦恼,双流白家镇部分居民向民情热线反映——
□本报记者 陈松
2月15日,家住成都市双流区白家镇的读者谢长风向四川日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和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反映称,他10多年前在当地买了房子,但是户口没有迁来,现在小孩要上学准备办居住证,派出所却说没有门牌号办不了,孩子上学成了个难题。这是怎么一回事?2月19日,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赶往白家镇一探究竟。
要办居住证
才发现自家没有门牌号
在白家镇场镇上,沿航空港新街进入一条没有街名的断头路,两边都是农贸市场,边上有几幢3层楼高的联排房,谢长风的家就在其中一幢中,“底层是一间门面自己开店经营,上面两层用于住人。”谢长风说。“1998年前后,当地政府拍卖了这块地,允许私人购买后在上面建房。”谢长风介绍,1999年,他母亲从建房者手里买下这三间房屋,随后,谢长风与母亲一起从老家凉山州西昌市搬到白家镇生活,但谢长风与母亲的户口一直没有迁到白家镇。
2001年,谢长风为自己购买的房屋办理了土地证和房产证。记者见到,房产证上写明房屋所有者为谢的母亲戴群英,同时注明房屋为“商、住”两用。
在白家镇的10多年里,谢长风娶妻、生子。如今女儿4岁多了,谢长风寻思着让孩子“在白家镇上一个公立小学校。”他准备办一个居住证。
春节前的一天,谢长风带着资料来到管辖白家镇居住证办理的航空港派出所,但民警告诉他“其他资料都齐全,但缺失家庭具体住址”,民警建议他马上去找社区开证明,证明房屋地址。
谢长风找到管理他们的场镇社区,但社区干部告诉他,可以开大地址,即白家镇场镇,“具体门牌号还得问派出所。”
谢长风又将从社区了解的情况反馈给派出所民警,“民警说‘有点麻烦,等我请示下上级’。”谢长风说,他等了一个星期,仍无结果,就向本报民情热线和“问政四川”平台反映了这一情况。
据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了解,白家农贸市场沿街原来有一个大门牌号“航空港新街124号”,市场内部和周边近百户住户10年来都没有自家独立的门牌号。“但去年上半年,124号这个牌号又规划给了对面的民乐商铺。”谢长风说。“不久前,派出所的上级单位打电话来询问,我如实反映了情况。”谢长风告诉民情热线记者,通话后两天,派出所户籍警前来把市场这一片房屋都按门牌编制要求进行了规划,并给每家每户编了门牌号,“说是临时的,可能以后还会变”。
有了门牌号,谢长风次日就到派出所成功登记,“6个月后,就可以拿到居住证。”谢长风高兴之余,也有点感慨,“这么多年,怎么我就没有一个门牌号呢?”
少了门牌号
社区群众生活有点烦
航空港派出所社区民警秦旭负责谢长风所在的社区警务工作,民情热线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秦警官。
按照成都市相关政策规定,办理居住证必须有详细地址,在农村要注明村组号,在城镇是街道门牌号。“谢长风所在的农贸市场片区是由过去的江安村三组农转非而来。因此没有门牌号。”秦旭介绍,用原来所属的村组号,也可以解决办居住证的问题。而据记者了解,当地有居民确实用“江安村三组”这个地址成功办理了居住证。
问题是,谢长风到社区查询时,社区没有查到他的村组号。“估计因为他是外来人口在当地买房,买房后又没有在当时的村组备案造成的。”秦旭分析说,“我们得知此事后,马上为他想办法,目前已将他登记在册。”
至于为什么10年都没有门牌号,秦旭的解释是,因为这条断头路从谢长风住进农贸市场就一直没打通,“按成都市相关政策,断头路是没有门牌号的,要等街道正式命名时才编制门牌号。”秦旭说。
记者查阅发现,2015年最新出台的《成都市公安局门(楼)牌管理工作规范》第13条规定,“未命名街(路)巷两旁的房屋门牌的编号和门牌、楼(栋)牌的制作与安装待街(路)巷正式命名后进行。”
据居民们讲,多年来,由于没有门牌号,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没有门牌号,亲戚朋友要给我们寄东西,都是邮政局喊我们去拿。”谢长风邻居李先生讲,去年,他到工商部门去办理食品营业执照,因为没有确切地址,工商所录不进去,李先生跑了街道办、派出所,最后到华丰食品城警务室开到了大门牌号,这才终于把执照办下来。去年下半年,家住农贸市场的老曾去变更房产证、国土证,但国土局、房管局都要派出所开具体地址,派出所还是叫老曾去社区开,老曾在社区正好碰到前来办事的户籍民警,于是现场编号。
谢长风认为,派出所能在很短时间内为农贸市场近百住户编制临时门牌号,说明这事并不复杂,“对政府这是个简单的事,但对群众就是件大事”。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史江认为,航空港派出所按照相关政策办事,谈不上过错,但在中央提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怎么实现从一个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是值得各地在实践中探索的课题,想百姓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打通服务群众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