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1月1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多种经营工作委员会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主题为“发展多元产业,助力转型升级” 2014(第二届)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长富在会上表示,中国钢铁企业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出发,在做强做精主业的同时,谋划优势多元产业的发展,是实现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编者按:今年以来,钢铁供大于求矛盾进一步凸显,钢铁企业经营持续微利,钢铁主业依旧不容乐观。而未来在十三五中期,中国钢材消费量将达到峰值7.63亿吨,粗钢产量峰值在8.7亿吨左右,到2020年国内钢材消费量将降至7.5亿吨,粗钢产量也将降至8.5亿吨左右,到2025年钢材消费量更降至7亿吨以下至6.96亿吨,粗钢产量降至8亿吨。在市场需求减弱、环保压力陡增等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近年来加快了非钢业务的扩张步伐。
11月1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多种经营工作委员会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主题为“发展多元产业,助力转型升级” 2014(第二届)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长富在会上表示,中国钢铁企业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出发,在做强做精主业的同时,谋划优势多元产业的发展,是实现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他指出,面对高产能和增产势头,必须减速、换档、踩刹车。面对环保节能市场竞争的压力,又必须提速、升档、加油门。总之,面对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钢铁行业要走出困境只有一条路:以战略眼光,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谋求以改革创新实现企业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科学谋划布局多元产业发展将是推动未来钢铁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钢铁企业围绕主业,发展非钢产业,实现适度多元化,已经不是局部问题、战术问题,而是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这一观念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中取得共识。
事实上,我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在多元化发展上有所建树。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张晓芳介绍,目前,首钢、武钢等部分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收入或实现利润已占总收入或利润的50%,宝钢多元化产业实现收入达近千亿元,此外,太钢、华凌、本钢、马钢等大型钢铁企业2013年多元产业收入比2002年增长3到5倍。
当前各家钢企正在制定各自“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多元化发展成为重头戏。比如武钢计划到“十二五”期末非钢产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占集团收入的比重将提高到30%。而宝钢预计总体年均20%以上速度发展,到2015年总体经营规模达到2000亿元,资产收益水平提升到10%以上。包钢正在规划在煤化工领域进行多元化发展,在钢材生产的焦化等环节再进行高端深加工。此外也可能利用包钢的伴生矿资源,发展铜镍等有色资源开发。河北钢铁则将在现有多元化产业上进行集中和整合。河北钢铁副总经理王洪平表示,河北钢铁将重点发展矿山资源、物流贸易、金融服务和装备制造等多元产业,形成新的战略支撑和效益增长极。目前非钢营收占比达30%左右,集团下属公司在非钢方面发展有快有慢,现在整体的规划和整合也在不断调整中。明年将是河钢的改革创新年。
不过,张长富也指出,钢铁企业发展多元产业,必须紧紧依托主业优势,必须建立在做精做强主业的基础上,否则多元产业的发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其实,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企业多元化没有带来效益,反而引来灾难性后果,如何避免步入多元化发展战略误区,也是钢铁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提醒说,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是涉足行业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恰当的多元化程度,适度多元化能提高资本生产率,而过度多元化经营却会使企业生产率显著降低。
张长富表示,钢铁企业围绕主业发展多元产业,是钢铁产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发展、由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必然趋势。要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多元产业,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很长时间以来,多元产业都被贴上“辅业”的标签。围绕“辅业”定位而配套的体制机制,使得多元产业更多地是在依赖主业生存,而不可能依托主业不断做精做强。依托决不是依靠,更不是依赖。钢铁企业必须对传统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精细化管理,全面对接市场、细分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在战略定位、产业规划、集团管控、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将多元产业培育打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多元产业的发展活力,提高多元产业的创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